第九百六十七章 勸誡(第2/2頁)

“那就好。”張氏點頭。

羅小燕就起身告辭。

“你家去還有事,那我就不多留你了。家裏的,都給我帶好吧。”張氏就道,“下回來,把招弟也帶來。”

“哎。”羅小燕忙答應。

連蔓兒這邊就叫小丫頭進來,將二妞妞喜歡吃的點心和果子裝了一匣子,又拿了兩塊鮮艷的尺頭包起來,讓羅小燕拿回去“給二妞妞和招弟做件新衣裳”。羅小燕忙就道謝,一手抱起了二妞妞,一邊拎著東西告辭走了。

看著羅小燕帶二妞妞走了,張氏就嘆了口氣。

“蔓兒,你看她這樣,回去商量了,會是個啥結果?”張氏轉過頭來,對連蔓兒問道。

“十有八、九,這婚事是沒戲了。”連蔓兒又道。

這麽明白跟羅小燕說了,羅小燕還有羅家一家,都得好好琢磨琢磨,琢磨明白了,他們就得面對現實,踏實下來,做出符合實際的決定。

“一家又都不是傻子,那姑娘啥樣,他們也知道不是?就算給她兄弟找個更好的事由,離家也近,他們也能明白,媳婦不能持家,啥都白搭。他們也得過日子不是,不能再靠我二郎哥兩口子,全靠他們自己,他們再稀罕那樣的姑娘,也不會娶進門的。”連蔓兒就道。

“年輕人,總有個妄想。做老人的這個時候,就得把穩些。”張氏就道,“羅家那老兩口子,說實在的,也不是啥過日子的人。這些年啊,他們就是多虧了有那麽個大閨女。”

娘兒兩個說著話,連守信和五郎就從前院走了過來。

“跟她說的咋樣?”連守信進屋,就問張氏道。

“都說透徹了,她說要回去一家子好好商量商量。”張氏就道,“蔓兒說,看那意思,估計一家人商量了,都能實際點。”

“那就好,要不,二郎這輩子都得給他們扛長活,就沒個頭。”連守信就點了點頭,說道。

“我剛才讓丫頭去前頭傳話,讓多給那楊家倆錢……”張氏就又問五郎道。

“多福跟我說了。”五郎就道,“我已經又給了他兩吊錢,讓他找媒人另說個媳婦。告訴他不夠了,再來拿。等他說定了,咱再送兩個尺頭給他。”

“這樣好,幫人幫到底。”張氏就道。

連守信和五郎就起身,說要去看蓋房子。昨天一家人過去看的時候,工人們都在歇晌,連蔓兒也想瞧瞧大家夥幹活,就也起身,穿了大衣裳。

“多帶倆人跟著,去看看就回來。”張氏就囑咐連蔓兒道。

連蔓兒答應了,帶了吉祥、如意並兩個小丫頭,跟著連守信和五郎就往東跨院來。如今,在東跨院幹活的人最多。

如今大都是精細的活計,因此這院子裏很安靜。連守信和五郎直接走到跟前,跟連守禮等幹活的人說話。連蔓兒穿過月亮門,就在廊上站定了,遠遠地瞧人幹活。

就見屋子裏,兩個少年擡了東西出來。那兩個少年見了連守信和五郎,就忙將東西放下行禮。

連蔓兒看的清楚,那兩個少年,左邊的正是六郎,右邊的頭上戴著帽子,卻是小和尚元壇。

六郎在這幫工連蔓兒並不意外,可小壇子也在,這卻是她沒想到的。小壇子說是和尚,卻常在村裏行走,誰家有事他都肯幫忙。但畢竟是和尚,這樣幫工的事情,卻是不常做的。

六郎和小壇子跟連守信和五郎說完了話,擡頭也看見了連蔓兒。

兩個人似乎商量了兩句,就都走過來,跟連蔓兒見禮打招呼,兩人都是直呼連蔓兒的名字“蔓兒”。

自從來了這裏,依附連蔓兒家生活,飲食和穿戴都有人幫她打理,六郎明顯出息了,穿的極利落,一身襖褲都漿洗的幹幹凈凈,也沒補丁。小壇子一身全都是趙氏和連葉兒的針線,也極利落。

連蔓兒忙福了一福。

六郎和元壇見連蔓兒行禮,就都笑,摸著腦袋,看著連蔓兒。兩個都不是善言談的人,知道看見連蔓兒要過來打招呼,是出自一片赤誠。看見連蔓兒,兩人都覺得歡喜、親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