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千零五章 姑嫂(第2/2頁)

她,還有連枝兒、五郎和小七,也曾穿過同樣的粗布衣裳,過著同樣的生活,能夠給這些小孩子帶去一點點歡喜,連蔓兒就覺得比什麽都值了。

馬車一路前行,最後下了官道,在禦賜牌樓前停了下來。一家人紛紛下馬、下車。從縣城出來的時候,大家都特意盛裝裝扮了,下了車來,連蔓兒還整了整衣裙。

牌樓前。早已經準備好了香案和錦墊。一宅的仆傭也都穿戴的整整齊齊,在兩側侍立。

這是連蔓兒得了縣主的封號後,第一次回來,自然要參拜禦賜牌樓,叩謝皇恩。還有秦若娟,作為剛進門的兒媳婦,也要在這裏叩拜。

先是連蔓兒在丫頭的攙扶下,到禦賜牌樓前上香磕頭,然後,才是一家人一起跪拜。連蔓兒眼角的余光就看見秦若娟,秦若娟似乎有些緊張。這也難怪,比起普通的百姓,秦若娟作為官宦人家的閨女,更加懂得這禦賜牌樓的分量。

等一家人都跪拜過了,這才在眾人的簇擁下進了門。之後,連蔓兒難免又坐了正堂,見了來迎候的鄉紳、裏正等人,勸勉一番。這一番熱鬧,直到吃了晌午飯,大部分人都散了,才漸漸地消停了下來。

連守信、五郎和小七依舊在前面應酬賓客,連蔓兒、張氏和秦若娟在後院張氏的屋子裏,一些親近的女眷們都還在,包括連枝兒、吳王氏、趙氏、連葉兒等。張采雲剛出了月子,也來了。

張氏今天格外高興,成本大套地說著家常。

“這次回來的,打算住多少天?”吳王氏就問張氏。

“……就是過個年,等過完了年,估計著初五就得回去。”張氏就道。以往,一家人在老宅過年,都要住到正月初十之後,然後去府城過上元節。今年卻不能了,如今,已經順利的娶了秦若娟進門,接下來,就要一門心思地張羅連蔓兒出嫁的事情,必須得去府城。

“那蔓兒的日子定了?”吳王氏忙又問道。

“定在二月裏,請了先生,還在挑日子。”張氏就道。

“那可真就快了。”大家就都道。

“該讓蔓兒多在家待幾天,”連枝兒就道,“要不往後,恐怕要回來住就難了,蔓兒不像我……”

連蔓兒以後必定要在府城定居,而且沈家的規矩肯定大,哪裏能像連枝兒這樣,住的近,跟婆婆說一聲,就能回娘家。

“我也舍不得,”張氏就道,“可也不能因為這,就把她把在手裏,不讓她出門子啊。”

張氏這樣說,一屋子的人就都笑了。

大家說笑了一陣,吳王氏是個到了去的人,就起身告辭。

“……你們這一路回來,怪累的,也該歇一會。今天下晌,估計還有不少事,我們就不在這打瞎亂了。等明天,我們再過來。”

一屋子的人就都站起身。

“……那我就不留你們了,一會確實還有事。這大年下的,你們各家裏也沒啥閑工夫。明天,大家夥都早點來,咱們一處多嘮嘮。”張氏就道。

等送走了一眾女眷,前面的賓客也散了,連守信、五郎和小七都往張氏的屋裏來。

“……剛才繼祖在這,我跟他說了,先在老太太跟前透個話。要不,咱現在就過去,也省得晚了……”連守信就低聲對張氏道。

周氏的輩分在那,而且,連守信和張氏也都不是那種決絕的人。五郎娶了媳婦,必然要帶去見一見周氏,這是連守信所堅持的。

張氏也並不反對。

“我也是這個意思。”張氏就道,“剛才繼祖媳婦在這,我也跟她說了。她提前回去,估計收拾去了。”

“那咱就去吧。”連守信聽張氏這樣說,就道。

“……去換換衣裳吧……”張氏就道。

五郎就和秦若娟回東跨院為他們收拾好的屋子,小七回書房,他的院子暫時還沒收拾好,連蔓兒也回西屋裏,各自去換衣裳。

“……都安排妥了沒?”看著孩子們都走了,連守信才向張氏問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