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5章(第4/5頁)

早朝的時候,靖國公拿出了安州刺史沈蒼生送上來的奏章,把安州的情況說了一下,基本上是十室九空。

皇帝聽了,坐在龍座之上,面色黑沉如鐵,一雙冰冷,又焦慮的眼睛盯著殿下的群臣,眼神恨不得吃人,“難道還要朕向上天下罪己詔?讓上天收回這天災不成?”

“皇上,微臣有本!”國子司業馮籍上前來,跪在階下,他抱著笏板,誠惶誠恐,“皇上,安州在去年就大旱,今年又遭連綿大雨,兩個月不止,百姓流離失所,臣聽說已經出現了易子而食。皇上受命於天,代天牧民,如百姓有罪,是皇上失德……”

此言一出,整個殿中人,幾乎是全身一抖,誰都知道馮籍是出了名的耿直,但並不代表,誰都知道他竟然還有這種殿前抽風的時候。

趙泰心裏已經開始罵娘了,一個月前,說好了一起議親的皇子,惟獨他收到了聖旨,皇帝把國子司業馮籍的長女指給他做晉王妃。這不是坑人嗎?攤上這樣一個老丈人?

果然,皇帝涼颼颼的目光就朝趙泰飄了過來,趙泰不動如山,眼觀鼻,鼻觀心,這事可跟他沒有半點關系。要說有氣,他心裏還不自在呢,有這樣古板不懂事的老丈人,誰知道那馮家大xiǎo jiě到底是什麽人兒呢?

皇帝氣得臉都綠了,他等著馮籍把話說完,“……皇上,《湯誥》和《秦誓》中已有典範,前漢文帝就因太子失德下過罪己詔……”

皇太子的臉也跟著黑了,他不等馮籍接著把話說下去,就打斷了他的話,“馮大人,本宮有何失德之處,需要父皇下罪己詔,還請馮大人當著滿朝文武的面,說清楚。若本宮真正失德,不用父皇下罪己詔,本宮這太子自動請辭!”

傅堯俞擡起頭,朝著皇太子淡淡地看去一眼。皇太子這是有長進啊,把“罪己詔”這把火引到了自己身上,免去了皇帝的尷尬,也不失為好手段!

誰知,馮籍卻並不上皇太子的當,朝皇太子拱手,“殿下有沒有失德之處,臣並不知道。臣只是打一個比喻,自古天降大罪,是對為君者的懲戒,如今安州遭受大災,以向上天示側身修行之誠意。”

“皇上……”馮籍面向皇帝請示,“臣以為,如今上天降下如此警示,是在譴責陛下對皇子們教導不嚴,以致失德,行為不端,禍亂宮闈,後宮無主,秩序不分……”

如果不是太了解馮籍這個人,皇帝幾乎以為,這是惠妃請來的說客了!

靖國公的臉也黑了,他自然知道,馮籍說的“失德,禍亂宮闈”指的就是自己女兒之前那件“荷包”事件。靖國公不由得大怒,也不顧是在議政殿上,當著皇帝和滿朝文武的面,指著馮籍的鼻子道,“馮大人,你說誰失德?說什麽禍亂宮闈?你倒是說清楚,現在說的是安州受災,你要沒有什麽好的提議,就免開尊口!”

他說完,就朝皇帝跪下,聲淚俱下,“皇上,小女冤枉啊!”

這一次,他是動真格的了,自從那荷包事件之後,聽說吳王殿下已經請求皇帝,暫時不議親,皇帝也答應了。是以,晉王的賜婚聖旨下了,吳王殿下的卻沒有了蹤影。

程幼佳在家裏天天哭泣,眼睛都快看不見了,短短兩個月時日,已經瘦得都脫形了。昨日晚,女兒跪在跟前,說是不想活了。

靖國公夫人也想過,與皇家的這門親事就是算了。可程幼佳不答應,她說,她原本就該是指給吳王的,生是吳王的人,死是吳王的鬼。且,靖國公接觸過一兩家夫人,試探著要提親,沒有一家願意的,都是言辭躲閃,避了開去。

今日,馮籍不提起這事,他也是要當著滿朝文武的面,向皇帝討要一個恩典的!

皇帝也很為難,他輕咳了一聲,“朕承認朕的幾個兒子不成器,但說起禍亂宮闈這就嚴重了。”他看都不看靖國公和馮籍二人,只問靖北侯,“靖北侯,你對安州那裏地形風土都很熟悉,你來說說,這事,要如何處置?”

傅堯俞上前一步,他抱著笏板,“皇上,臣略讀過史書,臣留意過,但凡頭一年大旱,第二年必定會出現洪澇,這事,馮大人可以去翻看一下史書。本侯絕不以為這是什麽皇上失德,天降懲罰!”

說完,傅堯俞笑一笑,絲毫不給面子地道,“要說,如今馮大人和皇上是親家,皇子們失德,馮大人怎麽舍得把令千金許配給晉王殿下呢?”

馮籍氣得要死,敢在大殿之上開皇帝的玩笑,滿朝文武中大約只有靖北侯一個人了。關鍵,靖北侯這張嘴,實在是太欠了,居然敢譏諷他一個國子司業沒有讀過史書?

可他正要開口,皇帝已經開始說話了,語氣悲戚,“臣如今還記得,當年靖北侯陪朕讀書,翻遍了史書,就為了向朕證明這一點,從堯舜時期,一直到前朝年間,出現過的旱災,每每旱災過後,就會有旱澇出現,朕記得當年朕的老師看到靖北侯的書,也很驚詫,站在南窗之前,久久不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