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9章(第2/2頁)

蔣寧花羨慕嫉妒心不平的時候,也未免說了些話,“這也是真有本事,不就是怕我搶了吳王爺嗎?我在安州陪了王爺五六年,她算什麽?不過就是仗著出身好,霸占了王爺的正妃位置,這還沒過門呢,醋缸一樣。”

這話也不知道是被誰聽了去,滿長安城都知道了,還有些人,把元宵節那一日的事也都說了出來。

蔣寧花也算是出了名。

皇帝也知道了,把傅堯俞留在宮裏,問他,“你就是因了這點事,就反對蔣釋之任長安府尹的?”

傅堯俞恭恭敬敬,“皇上,臣是那種心胸狹窄人,容不下人的人麽?”

皇帝心說,你要不是那心胸狹窄之人,還有誰是?

傅堯俞和皇帝之間這麽多年,也知道他心裏所想,“原先我並不知道還有蔣釋之還有這心思,既然已經有了,自然是不能容。王爺天潢貴胄,雖說娶臣的女兒為正妃,將來自然會有側妃庶妃,莫非我還要一個一個攔著不是?”

“那蔣家,你說說,是什麽意思?”皇帝就有些摸不準他的心思了。

“蔣釋之是長安府尹,可皇上,如今五城兵馬司有一半以上是臣帶出來的兵士,如果蔣釋之再把女兒送到吳王府上,皇上,就算臣心地磊落也架不住別的人會瞎想。如果吳王殿下是儲君也就罷了,偏偏不是儲君,到時候如何處置,皇上,您想好了嗎?”

涉及到正事,皇帝腦子就靈光多了。

他點了點頭,“那就照你說的辦吧!”

長安府尹另外擇人了,最後選了一個家中沒有閨女的老臣。一下子整個長安城,再沒有人敢覬覦吳王殿下了,誰不怕丟官棄爵?金龜婿固然難得,但為了金龜婿把飯碗給丟了,就不值當了。

姚姝自是不好跟著吳王回吳王府。

到了三月三,兩人才分開兩天,趙崢又來了靖北侯府,帶姚姝去渭水河邊玩。

傅姚氏自然是沒有不許的,倒是慶雲堂那邊聽說之後,就嘮叨了好久。老夫人如今,不知道是不是年歲大了,竟是有些糊塗,總是喜歡說大房這邊的事,一說還沒個完。

說傅姚氏到底是被姚家攆出來的,自己當初是豬油蒙了心了,才答應讓她進門。什麽都不懂,把姑爺留在府裏一住就是大半個月。自己女兒也不管教,成日出去浪。

邢嬤嬤聽得心驚膽戰,幸好錢氏進來了,聽了之後,忍不住說,“娘,這些話您可別說了,仔細被侯爺聽到了不舒服。大嫂在家裏,什麽都料理得很好,聽說再過兩天,宮裏就要下旨意,咱們鐫哥兒都要做駙馬了,這可都是侯府的面子,您這麽著,是要讓長安城的人都看笑話嗎?”

老夫人這才不說了,轉而抱怨,“旁的,我都管不了了,我就問,我鑰姐兒什麽時候回來,孟氏什麽時候回來。”

孟氏的陪房回來了幾趟,孟氏和鑰姐兒給老夫人做了褂子,還有幾個額帕,光是帶風毛的大衣裳都是好幾件,老夫人就像是那小孩子,總喜歡和府裏的人別著勁兒,府裏的人不喜歡讓孟氏回來,她就偏偏天天兒念叨。

錢氏自然是不肯的,但孟姚氏給傅鑰說了孟家的公子,過幾天就要下定了,總不能讓孟家去凈水庵下定吧。她前兩日問傅堯江,傅堯江就說,讓傅鑰在孟家下定前回來,並沒有說要把孟氏接回來的意思。

錢氏總算是放下心來,她已經派了人去凈水庵接人,只接傅鑰,孟氏,她是不想讓她進府了。

渭水邊上的人很多,遊春的貴族,還有挑著小擔賣的貨郎,抱著匣子賣胭脂水粉的,擠擠攘攘的,老遠就看到人頭攢動,熱鬧非凡。

趙崢的車才要朝渭水邊靠攏,突然就停了下來。

姚姝的身子一晃,就被趙崢摟進了懷裏。他眉頭皺起,掀開車簾子問,“怎麽回事?”

一個陌生的聲音在外面說,“爺,沈良娣去了渭水河,今日出來了。”

沈良娣據說在東宮是在住冷宮,今日突然出來,這就很稀奇了。她是怎麽出來的?

“東宮那邊才發現,她已經在渭水河邊上了。爺要是過去的話,就要悄悄兒下車,再靠過去。”那人繼續說道。

趙崢嗤笑一聲,“本王就不去看這熱鬧了。”他吩咐道,“掉頭,去城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