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二章 2017年7月15日(第3/3頁)

“——只是朕卻不以為然。應天女帝乃是不世出的奇女子,上下千年不過僅此一人。便是女帝當初,若非高宗放權,其後英宗皇帝束母無力,如何能有薛氏掌權極至最後臨國之事?朕以為,只要皇帝能持的住自身,便是再野心聰慧的女子,也行不得亂政之事。諸公杯弓蛇影,究竟是小瞧了自己,還是小瞧了朕?”

“功賞過罰,方是治國正理。”朗聲言語,“爾等均是大周股肱之臣,朕盼著你們均睿智,能有足夠的心胸,包旁人立下的功勞。無論此人是漢人、異族,男子、還是女子。如斯這般,大周方興旺有道,中興千年。”

朝上眾多臣子聽了皇帝言語,方覺面上暗暗發燒,“聖人聖明。”

老臣羅元崇持笏上前一步,拱手朗聲道,“聖人所言持道中正,乃是治國正理,依老臣之見,兩位貴女於國解憂大功勞,該當重賞以示朝廷公正。長樂公主可加美號,賜號一品將軍之職。如此足可堪告慰其功。”

“至於宜春郡主,”頓了頓,“郡主前有大義之功,後又有報國通信之大德,實屬忠信難得,可加一品品級,進位封賜為正一品公主。”

姬澤負手環視眾朝臣,沉聲命道,“傳朕之旨意。”

“策長樂公主姬紅萼為定安將軍,駐守土門。至於宜春郡主。”

揚了揚眉,

“宜春郡主,功勛卓著,宜當厚賞,然公主乃帝女之封,不適宜加封臣女。朕意加賜郡主雙字國號封號昭國二字,定邑宜春,加一千二百食邑,以饗功勞。”

殿上朝臣聽聞皇帝明旨,皆愣怔一瞬。

按大周貴女制度,公主為正一品,郡主為從一品。但國字封號尊貴,默認加高一級。

昔年應天女帝之時,太平公主加鎮國封號,為鎮國太平公主,與安國相王一道享受世人尊重。宜春郡主加封昭國國字封號,便比此前高一品,相當於和公主一般尊貴。昭,乃華美之意,乃是極好的美號。

聖人擇選此號加封宜春郡主,可見的對郡主的喜愛之意。

只是明白過來之余,微有不明所以之覺。

論起來,大周公主和加國號的郡主其實差不離兒。聖人為何摒棄了羅相加封公主的提議,偏偏要為宜春郡主擇選加封國字封號呢?

只是此事不過小節,略過心中便翻覆過去,低下頭齊聲應諾,“臣等謹遵聖人旨意。”

************

貞平五年九月,宜春郡主顧令月策為昭國郡主,加食邑千戶,尊榮加身。

這是大周立朝以來第一位加國字封號的郡主。一時以來,東都朝野之中盡皆側目。於此同時,長樂公主受封軍方實職將軍,奉命鎮守一方關城的消息被蓋了下去風頭,少有人提及。

太初宮中,殿中上下宮人都伏拜在地上曼聲恭賀,“恭喜昭國郡主!”

顧令月在這富貴無邊的恭賀聲中眉眼清平。

大周立朝百余年,郡主封號帶國字,乃是第一例,可謂是尊崇至極。

可是她的心中卻殊無喜悅之意。這般尊崇,卻是用她的青春和數年血淚生涯換來的。若是可以,她寧願不要這個封號。只想做一個無憂無慮的縣主,永不長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