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三章(第4/4頁)

如果早知道這樣子的下場,是不是當年,她還不若順應時勢,答應去北地和親。說不得如今擅自主導長安風流的,便不是這位昭國郡主,而是她姬雪宜。

唇角微微一翹,她是零陵縣主,並非與皇帝一同長大的表妹顧氏,許就算她當初應允和親,如今說不得已經是北地的一抔舊土了!

個人命運,如人飲水,欣羨不來。

還是守著自己如今平淡安康的生活,好好度日吧!

************

漱玉齋中,姬澤飲了一口明月雪團,含笑問道,“阿顧可出了文題?”

顧令月答道,“自是準備了,定的是‘興亡’之題。請了王禪和寧王表兄一會兒與我一同審卷。”朝著郡主家丞魯定之吩咐,

“如今聖駕,怕是諸位先生心中猶有未盡之意,你傳命下去,說我的意思,成文時間延長半個時辰,讓諸位先生不必趕忙,大可慢慢寫。”

姬澤眸中閃過一絲欣悅之色,贊道,“阿顧這題目出的不錯。”又道,“待會兒朕自向昭國郡主請命,做個審卷判官。”

顧令月聞言擡頭,清亮的荔枝眸深深的望了姬澤一眼。“可是我此前已經請了寧王表兄,寧王表兄已經同意了。”

今日府中設宴,顧令月本意是請宗室之中寧王、與朝中王禪二人與自己一同品評文卷。

寧王在宗室之中素以雅好文采著稱,王禪更是知名才子,有此二人擔當評文之責,想來不會有人有意見。只是計劃著實趕不上變化。王禪雖勉強前來,坐在席上聽著李玄《俠客行》曲子,心中傷感,索性便離席遁走了。

寧王姬溶雖然一直留宴,但性子謹小慎微,見了姬澤到宴來,如何肯出頭掠皇帝的風頭,笑著拒道,“聖人在此,溶不敢獻醜。這等事情還是算了吧?”

顧令月聞言不敢相信睜大了眼睛,“寧王表兄,咱們之前可是說好的呀。”蹙了蹙清淡的籠煙眉,“聖人雖然答應了評文,可是他自然不可能全部看一遍。您如今摞了挑子,難道竟是要讓我一個人來評所有文卷麽?”

姬溶目光投向了閣中主座上的皇帝,微微一笑,“表妹過謙了,您師從名門,不過是品評一點試卷,難道還能難為到你麽?”

顧令月聞言怔住。她雖因是宴會主人,不得已也參與評卷,卻本打算將此等重任交給寧王和王禪,自己不過陪一遭罷了。如今聽來,竟是要自己唱一場大戲?蹙眉道,“這文會於外頭士子十分重要,我不過是閨中女兒,於詩詞尚算有些造詣,於國事策論上著實粗陋,如何能擔起這等重任?”

姬澤放下茶盞微微一笑,“阿顧這般著實自謙了。誰人不知您師從江梅妃,詩文之才亦是極佳,今日乃是郡主辦的春宴,這文題又是郡主所出,由你主擔評文之責正是理所當然。”又道,

“你若是怕誤了這些個人前途,不如這般,待會兒文卷,你先替朕先擇選一番,挑出十分文卷,朕再在這十分問卷中挑擇前三甲,可好?”

顧令月見事情到了這個地步,沒奈何,只得接下了這個職責,

一時之間,魯定之已經是收攏了與會所有文士的文卷,送到水閣中來。“這兒便是今次宴會文士的卷子,共計一百一十七份,俱都命人重新謄抄過一遍,隱去身份姓名,裝訂完畢,都在這兒了!”

顧令月點了點頭,“辛苦魯家丞了!”

顧令月知曉這些文士多年寒窗苦讀,一份人生的希望都寄托在這百十份問卷之中,心中極其慎重。仔細閱看文卷擇出九張出色的,最後一張文卷,雖然通篇平實,但極為實在。猶豫片刻,到底覺此人可惜,將這張卷子也放在了遴選出來的十張文卷之中。擡頭交給姬澤一人。精疲力竭道,“阿顧竭盡所能,擇選這十份文卷,還請聖人指正。”

姬澤瞧著阿顧神色精疲力竭,接過文卷,不急著觀看,卻吩咐一旁下人奉上備好的湯羹,“阿顧辛苦。飲一盞雪蓮羹,補補精氣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