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十六章(第2/3頁)

顧令月顧令月聞言橫了她一眼,“我收高使君的禮物,感的是他送禮的情意,至於料子真假,又不算事情了。”又道,“這湖羅雖然不是正宗紅嬌匹,也算是不錯了。你拿下去,尋了繡娘將它制成一條血畫裙吧!”

蜜香屈膝應“是”,取了這匹紅湖羅回去,很快裁剪得了裙子,因著湖羅著墨發散,不能繪畫裙面,又命人再取了一匹深色湖羅,剪成一條條粗細不同的布條,鑲縫在湖羅裙上。“繪”成遒枝梅花。較諸血畫裙又別有一番韻味!

長安春光和煦。這一日,高孝予早早趕到樂遊原,立在原上等候。

到了卯正時分,見了一輛七寶香車遠遠的從長安城方向駛來。

昭國郡主顧令月從車廂中下來,高孝予眼睛陡然一亮。

顧令月今日身上穿的,便是自己當日送的那條血羅裙。

顧令月款款而近,那血畫裙色澤雖沒有正宗紅嬌布料鮮艷,色澤暗沉也別有一番美妙之處。嵌織的梅花紋樣微微搖曳,

顧令月咯咯一笑,展開裙擺問高孝予道,“高君,我穿這‘血畫裙’美麽?”

“美!”高孝予目光癡迷,流連在少女身上,誠心誠意贊道,“我曾設想過郡主穿上這件血羅裙的風采,卻沒有想到,郡主穿起來比我想象的更美。能夠如此,也算是我當初的二百貫銀錢沒有白花了。”

顧令月心中開懷,嫣然一笑,“高使君這麽會說話,聽的我開懷極了。”

樂遊原風光盛美,二人緩緩同遊,顧令月問道,“高使君來到大周,也有些時日了,覺得大周風光如何?”

高孝予道,“長安繁華,乃是高某生平僅見。”

顧令月眸中閃過一絲自豪之色,“如今這些算什麽?長安尚有更多人文名勝風景呢。芙蓉園四季風景,待到一季科考,新科進士會簪花遊園。算是人間軼事。”

高孝予道,“大周風情之盛,我等小域國人,當真一輩子都無法企及的上。如有高某當真想著永遠留下來,做個真正的大周人。”

顧令月唇邊泛起微笑,“這大周,有沒有讓你能夠為之停留的人?”

”想來您在新羅的妻子定然不會和你吵架。每次一生氣的時候,只要你哄幾句好話,她就會回心轉意了。哪裏還吵的起來?”

高孝予聞言心中一愕,怔然片刻,開口道,“郡主怕是不知從幹禮聽錯了,我今年二十八歲,還沒有妻子。”

顧令月聞言眼睛登時更加明亮,隨即笑道,“這是為何?按說高使君這般年紀,早該當娶妻了。”

高孝予道,“聽聞中國古代有一個少年英雄,名叫霍去病,他說過這麽一句話,‘匈奴未滅,何以家為。’我雖不才,想的也如同他一般,‘國事未寧,何以家為?’”

顧令月掩唇而笑,“高使君好志氣。只是若是這般,高使君怕是一輩子都娶不到妻子。畢竟匈奴雖強悍,倒也還有滅絕的可能性。國事卻是一件接著一件,這件來了,那件又起。這麽說起來,可不是一輩子都沒法娶妻了麽?”

高孝予微笑著道,“若當真如此,也是我沒這個緣分。”

又道,“話又說回來,男女緣分之事最是難以逆料,許是日後緣分到了,愛上一個女子,便將從前的話當做不算數,只管和她成親,讓她成為我的妻子了。”

顧令月深深的看了他一眼,“你這人,倒也是有趣。”

……

這一日,夕陽西上。顧令月盡興而歸,念及白日相聚場景,唇邊尚噙著一絲笑意。

昭國郡主本是長安的風尚,一舉一動盡為人關注。近日來忽然與新羅國的一位使臣走的頗近,登時間便傳揚開來,滿城風雨。

太極宮中,姬澤自然也聽到了這等流言。鳳眸漆黑暗藏風暴。

西海池邊紫雲台上,宮人們舒展長長水袖,跳著動人的《柘枝》舞蹈。

一舞終了,拂袖向著殿上貴人道了一禮,緩緩從殿門處退出去。顧令月嘆為觀止,“論來這歌舞伎的技藝,還是梨園之中最是勝場。便這支《柘枝》舞,我也瞧過無數次,再沒有別的人家的舞伎跳的有宮中宴飲之時跳的好了。”

姬澤素來注重國事,對歌舞宴飲之事不注重,聽聞顧令月這般說,挑了挑眉,含笑道,“阿顧若是喜歡,朕便將這部歌舞伎賜到你府上去。”

“那可就免了。”顧令月含笑推辭,“這世上不是所有喜歡的東西都要據為己有。我府中不過就我一個人,少有看歌舞的時候。九郎若是賜了我,不過是養在府中閑置。倒不如九郎在宮中養著,我偶爾入宮赴宴的時候,亦能一飽眼福。豈不是兩全其美。”

姬澤聞言瞧了顧令月一眼,含笑道,“阿顧的道理就是多。”

天光照射入紫雲台,微微耀眼。姬澤伸手叩了叩手指,開口問詢道,“朕聽聞,這些日子,你和那名新羅使臣走的頗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