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十四章(第2/3頁)

姬澤聞聲嘆了口氣,知事不可為,只得起身欲離去。伸手回握顧令月纖細手掌,“今兒等朕回來,咱們一塊兒進黃粱禦母羹。”

顧令月覺手心溫熱,覺心中暖流,狠狠瞪了姬澤一眼,“還不快走!”

……

長安清晨街道兩邊喬木沾染細細晨露,姬澤一路匆匆趕往太極宮。

入宮門之後,天光已經透亮。

兩儀殿朝會莊重肅穆,滿朝文武穿著緋綠官服,手持笏板嚴肅立在殿堂之上。

皇帝一身帝王冕服,匆匆入殿,坐在禦座之上,瞧著齊身跪地參拜的吩咐道,“眾卿平身。”

滿朝臣子冷眼瞧著聖人身影,打了個眼色:聖人這般匆匆而至,瞧著模樣,竟似並非從宮內內殿歇整片刻,隨即方出來入殿,而是直接從宮外入宮,徑直入的朝會。

一幹老臣想著聖人因著貪戀女色在宮外住宿,誤了朝會時辰,不由心中痛心疾首,握緊手中笏板,準備上書奏諫君王。

殿上君臣奏對,商議了今秋國庫稅收、漕渠修建進度等數件國事之後,禦史韓方手持笏板出列,

“聖人今晨朝會遲了時辰,微臣請聖人以國事為重,早早返回太極宮,正肅朝綱。”

“韓卿這話過重了。”姬澤道,“漢代皇帝有言,‘朕即國家。’朕居住在何處,哪兒便算是宮殿。滿朝文武皆是入宮上朝,朕年紀尚輕,不過是今日晚起片刻,朝會時辰並無耽擱。”

轉過頭,負手望著滿殿朝臣,忽的開口道,“此事先暫且擱置。“朕有旁事打算與諸位卿家商量。”

重新轉身坐落在禦座上,“朕自草生以來,久居太極宮。太極宮乃是我大周高祖入長安後,在前朝宮殿基礎之上修繕而成,地處窪處,於朕身體休養不宜。大明宮乃太宗皇帝時期修建的宮殿,朕有意修繕大明宮,日後搬遷至大明宮休養身體。”

一語竟畢,朝中重臣愕然。

皇帝盛寵昭國郡主,以帝王之身長居臣女府邸,眾人覺此等行止不合禮法,正摩拳擦掌打算勸諫君王,沒有想到姬澤在君臣矛盾最嚴重的時候,竟又拋出修建大明宮之事,不由一時之間被打的措手不及。

大周朝得天下時。修繕前朝宮殿太極宮為帝王居住,太宗皇帝在位時為孝敬太上皇,在太極宮以東修建了一座占地廣大,富麗堂皇的宮廷,命名為大明宮。只是大明宮成,太上皇終究繼續居於武德殿中,未搬入大明宮。此後歷代,大周皇帝一直居住在太極宮中,這座富麗堂皇的大明宮便一直空置。

首相柳忱心中沉吟,這個時候,聖人陡然提出修繕大明宮。

大周國力富強,自年前北地戰役終結後,收獲豐收,國庫充盈。

眾臣皆知姬澤罹患嚴重的風疾,若修建一座宮殿有利於君王身體,便是再講究節約的臣子也不會反對。更何況,國庫充盈,便是修繕幾座宮殿,也是恤衫的起的。

姬澤目視朝堂,瞧著群臣面色,唇角淡淡微翹,詢問工部尚書劉慶“劉卿,宮殿修繕乃工部職責。依你之見,大明宮修繕之事耗費資財如何,需行多久才能完成?”

工劉慶上前稟道,“啟稟聖人,大明宮殿已成,只是久未入住,殿閣屋宇有幾分陳舊。若僅休整則月余可完成。若有部分宮殿需要破土重建,則耗時需要久些。但畢竟宮殿主體早就修建完畢,工部等人加緊修建,想來一年之內可以完成。”

姬澤頷首,“如此,你先命人測量大明宮,做出宮殿修繕計劃。再詳加稟報過來。”

“是。”

大朝會之後,群臣思及聖人陡然提起的修繕大明宮之事,心中猶自有幾分猶疑。

此前聖人離宮搬入昭國郡主府,群臣反對,聖人卻一意孤行,至此已有一個月時間。此時陡然提出修繕大明宮。大明宮成,自然是要有人居住的。聖人若要住入大明宮,便自然而然的要從臣女府中搬出來。此前那等荒唐事便自然終止了。

首相柳忱懷著這樣的期待,在政事堂上坐下,命人招來禦醫馮轍。

“風疾之事調養看重心情,”馮轍慨然道,“論起來,大明宮地勢高平幹爽,對聖人休養身體,確實是比太極宮要好的。”

柳忱點了點頭,揮退馮轍,便道,“我等身為臣子,自然對聖人忠心耿耿。這遷宮之事既然對聖人身體有好處,便自然是要做的。更不必說旁的了。”

朝臣私心裏想著:說不得聖人渡過對昭國郡主情熱之際,已經生了悔恨之心,只是此前態度堅決,這時騎虎難下,不好反悔。只得提出修繕大明宮事宜,借坡下驢。此時朝臣已經對勸服皇帝沒有信心,這時候陡然見了希望,不免都心中一熱,倒是將勸諫聖人搬回宮廷的熱情都打消了去,灼灼盯著大明宮修繕事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