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十七章(第2/3頁)

酒樓夥計端著佳肴來到二人面前,聽聞二人言語,笑著道,“二位這就可說對了。說來這東西二市都是長安富貴人家的東西,哪裏比的上咱們這渭東橋碼頭呢!”

美麗女子撲哧一笑,“哦,願聞其詳。”

夥計笑著道,“這漕渠可不是咱們這一代新想的主意,聽說早在漢朝,漢武帝就下命挖掘漕渠了。小人想著呀,這千百年傳下的東西,自然是好東西。前朝皇帝也曾修建過漕渠,那時候渭東橋也是一派繁忙景象。可惜好景不長,後來戰亂。這漕渠也就漸漸廢棄了。”

眉宇間閃過燦爛光芒,“直到今朝,兩年前北地之亂剛剛平定,聖人便決定修浚漕渠,方有了如今渭東橋的繁華景象。”

“這漕渠繁盛興王,渭水橋這般熱鬧,說來最最要感謝的是兩個人。”

“哦?”那男人聽的有趣,含笑追問到,“是哪兩個人?”

“一個是當初的漕渠總督事崔郢崔相公。”夥計說的頭頭是道。“這修浚漕渠可是個大活,若非能人可操持不了。崔相公出身高貴,手腕強幹,北地之戰剛剛平定,大批難民從北方湧了過來。崔相國提出以工代賑的法子。其後又一力主持了整個漕渠修浚之事,歷時兩年,漕渠方修浚貫通。自然是大大的功臣。”

“另一位就是當今聖人了。”拱手向著西南方長安城的方向行禮,恭敬道,“聖人天縱英明,下命修浚漕渠。當時北地之亂剛剛平定,朝廷百廢待興,不少朝臣覺得漕渠修浚並無必要,勸諫聖人延緩此事。聖人卻眼光明亮,堅持任命崔相公前來。如今漕渠修浚完成,果然熱鬧至此。”

“如今這位聖人乃是太宗皇帝轉世,英明神武。”夥計自豪與有榮焉,“聽聞聖人愛慕一名昭國郡主,除了這位郡主,其余美人正眼都不肯看一下。小的心下想啊。世人皆知太宗皇帝與文德謝皇後夫妻情深,若聖人是太宗皇帝轉世,說不得這位昭國郡主便是轉世後的文德謝皇後呢!”

姬澤聽著夥計娓娓言語,身心舒暢,“你這小子,嘴兒倒甜。”將一塊銀子扔了出來。

夥計瞧著那亮鋥鋥的銀錢,面上露出歡喜之色,“多謝郎君。”伸手撚過銀子,摸了摸重量,登時整個人喜的眼睛都眯了起來,“您和夫人慢用。”

小夥計一溜煙兒退下,一時間酒樓上只剩下年輕男女。

姬澤瞧著顧令月微笑,眉宇之間帶著欲說還休的含義。顧令月臉兒一紅,低聲道,“你別聽那小夥計胡說。他說我像文德謝皇後,其實我性子小氣,容不得人,哪裏能有文德謝皇後的賢惠大方?”

姬澤道,“我也不盼著你如同文德謝皇後。”

沉聲道,“謝皇後雖然賢惠,卻是盛年早逝。我盼著阿顧平平安安長命百歲,與我廝守到老。”

顧令月撲哧一笑,“憑嘴。誰要和你廝守到老呀。”

目光轉移到身邊的男人身上。

歲月流逝沒有在這個男人身上增添衰老痕跡,反而愈發增添了魅力。

她素來愛繪丹青,這些年來,精研丹青,書畫又精進了水平。姬澤層次卻比自己高的太多,以君權為筆,權勢的美妙之處,在江山之上繪畫,一筆起落,可變遷人世江山。

他的聖命造就了這座碼頭的輝煌。

她與他一處,年余感情,非但並未如自己當初預測一般,迅速而起,迅速而滅。反而愈發濃密如酒。

淡淡的秋風吹拂這鬢角,顧令月望著姬澤,神色柔和。

世事難以逆料,生在太平年代,遠比戰亂年代的來的幸福。

自己身邊這個男人算是一位中興明君,也是自己的枕邊人。而自己有幸,成為他的情侶,二人一同觀看大周的興衰。雖然暫時未有明確的夫妻名分,可正是因著這段攜手同行感情,眼界便的寬廣起來,見過更多波瀾壯闊的生活。細細思量,情緒雖然復雜,竟也不會覺得後悔。

渭東橋碼頭一片興旺,顧令月盡心而歸。回到郡主府,釵兒面上滿是欣悅之情,“郡主,碧桐姐姐回來了。”

顧令月聞言面上登時泛起了愉悅之情,“真的。”急急推輪輿入內,一名綠衣女婢立在堂中,聽聞聲音回過頭來,容顏熟悉,面上微笑落下眼淚,不是碧桐,又是哪個?

“碧桐。”顧令月握著碧桐的手,“去年裏你養了一年的病,如今可真是大好了?”,

“奴婢好著呢。”碧桐笑著道,

瞧著顧令月紅了眼眶,“奴婢本以為這次定遭不幸,沒成想……能夠再瞧見郡主,真是再好不過了。”

去年裏,自己的秘密被聖人發現,碧桐以為自己必無幸理。

沒成想當日撞柱自盡未遂,在莊子上養了將近一年的傷,竟還有回到郡主身邊伺候的可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