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十六章(第2/3頁)

姬澤眼圈發紅,一下下撞擊激烈。“阿顧,你是朕的。”

她,荔枝眸中帶著無限的包容,柔聲應和道,“阿顧是你的。”

男人的聲音帶著一絲咬牙切齒的惡狠狠,如同誓言,“無論誰想要將你從朕身邊帶走,朕都不會放過。”

顧令月婉轉承歡,望著姬澤眸中帶著寸寸春水光芒,伸手柔軟的抱著姬澤身體,“阿顧不會離開九郎。。”

風吹起前殿沉靜的簾幕,歡情烈烈燃燒,直到天際盡頭。

當日之事後,群臣對於昭國郡主居於延嘉殿之事保持了沉默。

聖人英明神武,卻罹患風疾。平日裏理智清明之時算的英明神武,但風疾發作之時控制不住自己的脾氣,說不得就有發作脾氣要了朝臣性命的時候。

朝臣們心中自有一本帳。下一次惹怒聖人的不知道會是什麽人。若自己適逢其會,惹怒了聖人,脾氣發作要當堂處罰。

如郡主居於宮中,可及時趕到,則說不得還可救下人一命。

如當真居於宮外,昭國郡主府與大明宮相隔卻算的遠了,便是趕來,說不得一條人命已經斷送。

群臣珍惜自己性命,日後說不得趕上的是哪一位。這時候繼續反對,日後輪到自己的時候,性命白白送掉,又去問哪個喊冤?

懷著這樣隱秘難言的心思,一個個竟保持沉默,再無對昭國郡主居於延嘉後殿上奏反對的,倒也是意外之喜。

貞平九年三月,芙蓉園織滿了長安的少年男女。鮮妍潑辣的像是芙蓉園裏郁郁蔥蔥的鮮花碧樹,在春風中對視,羞澀中帶著綿綿情意。

洛陽的韋小娘子隨父進京述職,睜著一雙眼睛望著芙蓉園湖光美景憧憬道,“早便聽說長安風流,今日一見,果然名不虛傳。這芙蓉園美輪美奐,當真”

她的表姐挽著扇子在一旁陪伴,聽聞小表妹話語,嗤嗤笑道,“在洛陽待著,都土氣了。日後多在長安待個幾年,就曉得了。”又道,“如今的春宴雖然熱鬧,但是比諸神熙三年那一年的芙蓉園春宴,卻是不如的。”

一時之間,園中眾位小娘子提起神熙三年的芙蓉園春宴,眸中都露出向往神色。

表姐笑道,

那一年,皇室的兩位公主,壽光公主、衛國公主都還待字閨中,山東世族的風華還沒有消散,簇擁在風和景明的芙蓉園中,當真是爭奇鬥艷。

韋小娘子心生好奇,扯了扯表姐的袖子,“表姐,你給我說說,神熙三年芙蓉園春宴的事情吧!”

表姐心中舒暢,有心賣弄,講解道,“那都已經是十年前的舊事了。當年亦是芙蓉園花會,各家貴女遊宴,系了裙幄說話。玉真公主瞧著美人如玉,便取了一副花簽令眾女抽簽,眾女都抽到了一套花簽。宴會後,玉真公主回到府中,念及春宴,便命能工巧匠制了一套十二花令的寶扇。”

韋小娘子聽的神往,一雙眸子熠熠生輝,“那表姐獲得玉真公主贈花扇的有哪些貴女啊?”

表姐神色悠悠,道,“那是當年長安最鐘神毓秀的幾位貴女了。如今的昭國郡主你知道吧?”

“當然知道。”韋小娘子道,昭國郡主以郡主的身份,長擅君王寵愛,聖人甚至因著郡主不居於宮中,日日往返郡主府。倒將郡主府坐落的永興坊坐落的像是個行宮似的,如今永興坊的坊民出門在外,都能夠挺起胸膛,言道與聖人做了鄰居。

“昭國郡主風采過人,如今長安城誰人不知誰人不曉。我入長安,便想一睹昭國郡主風采,”嘆了口氣,悵惘道,“可惜郡主為人低調,如今更是少現於人前。竟是沒福分一睹芳采了!”

表姐一笑,“昭國郡主自是神仙中人,早不混同凡塵。”

“當初郡主抽的是梅花簽,玉真公主最是疼寵郡主不過,贈給郡主的是一柄和闐梅花扇,據傳扇身為上品和闐美玉所制,郡主甚鐘愛之,日常常於手中把玩,當初和親之時攜帶去了北地。其後孫氏謀逆,郡主為人救出,逃亡路途之中,這柄和闐梅花扇就丟失在途中,後來被人找會來,已然陳舊破敗不堪使用。聖人命巧手大家江千重照著原先那把舊扇的模樣重新打造了一把和闐梅花扇。郡主鐘之愛之,日日把玩。扇子可謂承載了聖人和昭國郡主的傳奇愛情。”

韋小娘子聽的目眩神迷,咋舌半響,方回過神來,“當初玉真公主制扇,共制了十二把。除了昭國郡主,還有旁的扇子呢?”

表姐沉默半響,方道。“其他的數把扇子下落自然便不及昭國郡主的傳奇了!”

“太原王家的王二娘子王合雍抽中的是艷冠群芳的牡丹,便得了黃金牡丹扇,這把扇子隨著她入主中宮,一度威嚴煊赫,頗有賢後之相。其後山東諸氏謀逆,王氏受其連累自戕,傳聞臨死之時手中握著的正是這把牡丹扇,牡丹扇落在屍身之上,猶自吐著咄咄華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