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 2012年,劉灣

1 _

從長途車一進入清崗市區,左思安就迷惘了。

眼前的清崗全然沒有舊時縣城的痕跡,已經是一個頗為像樣的城市,滿目都是高高低低的樓房,道路規整寬闊,車輛川流不息,各種廣告牌隨處可見,作為清崗唯一的上市公司,“清崗大曲”的廣告在省城都十分醒目,在這裏更是幾乎無處不在,占據了所有醒目地段。

在長途車站下車後,她不得不問路,然後坐上出租車才找到清崗中學。

左思安第一次來此地時,只有13歲,剛剛上初中二年級。

當時清崗的行政建制還沒有由縣升為縣級市,與她出生長大的省城相比,縣城顯得小而破舊,一條四車道的馬路是主幹道,有數的幾路公交車橫貫縣城,既沒有什麽特別的物產,歷史上也沒出什麽名人。外地人如果對它留有印象,無非就是這個小小的縣城裏有一所以教學質量過硬、升學率高得驚人和管理嚴格著稱的清崗中學,在省內教育界差不多是一個神話,當然更是本地人的驕傲。

她父親左學軍原本在省農業廳任職,因為表現出色,被委派到這裏擔任副縣長,接受為期兩年的掛職鍛煉,通常來講,這意味著下一步的升遷。她母親於佳在省城水利科學研究院從事大型水利項目的地質勘測研究工作,經常要出差。於佳主張送女兒住校,但左學軍一向疼愛女兒,不肯同意,兩人商量之後,決定由左學軍將女兒從省城轉學到清崗中學初二的重點班繼續上學。

那個時候的清崗中學盡管早就名聲在外,但只有兩座灰撲撲的六層的教學樓、一座三層樓的簡易宿舍和一個土質操場,看上去毫不起眼,而她眼前的學校面積擴大到過去的幾倍之多,教學樓呈品字形展開,堂皇氣派,操場中間的足球場綠茵平整,沒有一根雜草,四周環繞著塑膠跑道。再過去一點兒是兩個標準的籃球場,剛下課的學生三三兩兩從教學樓裏出來,有好動的男生已經迫不及待過來開始打籃球了。

“你在這裏幹什麽?”

一個嚴厲的聲音在她身後響起,她一驚,猛然回頭,高翔正站在她身後不遠的地方,冷冷看著她,等著她的回答。

“以前操場比這個要小得多,也沒有塑膠跑道。我記得過去男生都愛踢足球,”她並不探究他怎麽也會出現在這裏,答非所問,語氣十分輕松,“現在他們好像更喜歡籃球了。”

“你在這裏幹什麽?”他不理會這個打岔,再次問她。

“隨便看看。”她轉頭繼續看向校園內,“不知道學校是什麽時候擴建的,新教學樓真漂亮,那邊的那座樓好像也是新修的。”

他也從這所中學畢業,為學校擴建捐過款,還曾經回來參加過學校的周年慶,當然比她了解這裏的變化,說:“那邊是圖書館,要不要進去觀光一下?”

她並不理會他語氣中的嘲諷意味,搖搖頭:“不用,我看完了,正準備走。”

她轉身便走。高翔一把拖住她的胳膊:“你打算去哪裏?”

“汽車站。我想去劉灣看看。”

他顯然想不到她會提到劉灣,怔了一下,松開她,順手拿過她手裏的那個輕便旅行袋:“上車,我送你過去。”

他並不看她,徑直走到車邊,打開後座門,將旅行袋扔了進去,然後坐到司機座上。她有些茫然,可還是走過來,拉開副駕駛座的車門坐了上來。

向東出了清崗城區後,地形從平原向丘陵地帶過渡得十分明顯,公路兩旁不再是大片的農田,海拔不高的山巒連綿起伏。車子在平坦的公路上行駛了一個多小時,兩人都保持著沉默,只是在看見路標顯示前方右拐就是劉灣時,左思安才喃喃地說:“通到村子裏的路都修得這麽好了,我記得……”

她打住,並沒有說下去。然而兩人都清楚地記得過去那條天晴時灰塵滾滾,下雨時泥濘而坑坑窪窪的土路,與眼前這條雖然仍舊狹窄,卻十分平整的水泥路有天壤之別。

十來分鐘後,就進入了劉灣。高翔將車停在村前的水塘邊,兩人下車,出現在他們眼前的劉灣是一個坐落在山腳下的自然村落,兩百多戶人家,一部分仍保留著明清時代的舊式建築,灰墻黑瓦,經歷風雨沖刷和反復修補之後,顯得頹敗滄桑;另一部分則是新蓋起的樓房,方方正正的平頂上架著衛星天線和太陽能熱水器,鑲著綠色玻璃塑鋼窗,外墻用俗艷的彩色瓷磚拼接出圖案。兩種建築交織在一起,顯得突兀而不協調,讓人有時空錯亂的感覺。

高翔清楚地看到左思安臉上的錯愕表情,依舊冷冷地說:“這個村子裏的舊居只是年代久遠,算不上文物,對手頭寬裕的村民來講,與其費力修繕,當然不如扒掉重建劃算。不過至少還有一些房子保持著原樣,可以滿足你的觀光願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