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1章(第2/4頁)

“別哭。”陸必行努力了三次,可實在是逼著自己也笑不出來,他因此有點愧疚,只好將他們讓進來,“你們整理的花圃嗎?謝謝了。”

“老師,”懷特說,“我們來幫你,行嗎?我們來幫你一起修復湛盧的系統。”

陸必行心想,就你們那點一知半解的水平,也就能幫忙修機器人和端茶倒水了,還能幹什麽?

但他還沒來得及婉拒,鬥雞就眼圈通紅地自己先把話說了:“可是我什麽都不會……陸老師,你讓我幫你倒咖啡吧。”

陸必行:“……”

這四個小少年,是北京星唯一的幸存者,跟著他一路流浪、一路拼命地長大,此時圍著他委屈成一團,像四只戰戰兢兢的小流浪動物,陸必行哭笑不得,簡直不知道該說什麽好。

他不像林靜恒一樣,每天淩晨雷打不動地起床例行訓練,但又有另一種克己,即使萬念俱灰,他也依然是老師、是監護人,寧可委屈自己,也總不想傷了孩子們的心,只好點頭答應:“行吧,以後端咖啡就交給你了。”

不料這心軟之下的一點頭,算是把千裏河堤撕開了一條口子——頭幾天,四個學生每天定時定點地跑來找他,陸必行不方便在學生們面前邋邋遢遢,於是強打精神,好歹把自己收拾出了一個人樣。

這些小流氓們老實得都不像他們了,安安靜靜地進出,來了也不多話,先指揮著家用小機器人把家務打理好,偶爾還帶一點小裝飾,到處給他添些沒用的東西。學生們看不懂高深的技術論文,就真的勤勤懇懇地幹起端茶倒水的事,不懂也不隨便亂問,有問題就自己去隔壁的小房間小聲討論,然後在傍晚離開前,再小心翼翼地把一天的討論成果說給陸必行參考。

當然,這四位臭皮匠,頂不了半個諸葛亮,學生們提出來的東西都很幼稚,非但沒有幫助,還要讓陸必行每天抽出半個小時的時間,給他們糾正常識性錯誤……倒是無形中讓他多說了好多話。

而後漸漸的,工程部的人也開始腆著臉跟著未成年們往他家裏混。

剛開始是一兩個人,來就來了,到最後人越來越多,直到有一天,陸必行家裏的咖啡都被喝完了,他才發現整個工程部的核心研發人員幾乎全來報道了。

陸必行站在樓梯間上的小吧台後面,莫名其妙地舉著裝咖啡豆的空紙袋,拍開屁顛屁顛圍著他轉的咖啡機,又低頭看著在他家客廳裏聚眾蹭飯的工程師們。

他家沒那麽多桌椅,讓幾個年紀大的老工程師占了,其他人要麽席地而坐,要麽拎著電子筆在旁邊站著,圍著他那死機的電子管家開會。

“哎,”陸必行敲了敲金屬的樓梯扶手,樓下安靜片刻,工程師們集體擡頭看著他,“我說各位,沒記錯的話,我好像是請了長假,不是把工程部的辦公地址改到我家了吧?物資緊缺,大家都吃配給,少爺家也沒那麽多余糧,半年的咖啡儲備都讓你們禍害完了,大家趕緊散了吧。”

“沒關系陸老師,我們跟總長申請了,特批給你幾袋咖啡豆。”一個老工程師站出來說,“總長交代,湛盧的數據庫如果不能修復,我們在技術發展方面至少多走百年的彎路,您不能把我們排除在外啊。”

陸必行抓了抓頭發,這托詞純粹是他想請假,用來忽悠總長的——湛盧的數據庫裏儲備的大多是聯盟的技術,陸必行以前其實大致看過,尖端歸尖端,但很多東西花哨大於實用,再說,戰前聯盟的財力和生產力是第八星系能比的嗎?聯盟能實現的東西,不代表現在的八星系也能實現,技術不能實現,不過就是一紙趣味小論文。論價值,其實還不如霍普留下的農場模型有用——不然林靜恒早就拿出來共享了。

陸必行搪塞說:“再前沿的技術,能否應用,也得看有沒有生產力做基礎,第八星系現在的當務之急是恢復生產和秩序,總長大概理解錯了,湛盧……湛盧應該屬於一個長期戰略,你們該幹什麽幹什麽去,別跟著我耽誤工夫……”

“陸老師,”另一個年輕的工程師打斷他,直白地跳過官腔,說,“你不用解釋,其實我們知道,那都是你請假的借口,你覺得修復湛盧數據庫是你的私事,不願意拿自己的私事給大家幹——可是不管別人怎麽樣,我從窮鄉僻壤的紅霞星出來,從一個人造生態系統維護工人變成工程部的工程師,是因為我願意跟著你,而你也選擇了我。”

“上班沒時間,我們可以下班再來。”

“陸老師,是你跟我們說,工程部是一個團隊的。”

“陸老師,咱們部門的宗旨不就是‘永遠挑戰更難的’嗎?”

“更難的在這裏,我們來了。”

陸必行拎著空空如也的咖啡豆紙袋,張嘴又閉上,看著這些人,三寸不爛之舌好像僵住了,一個字也說不出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