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4章(第2/3頁)

裴右安應是,嘉芙跟著他向眾人行辭禮,出了中堂,檀香往她身上加了件軟緞披風,嘉芙出了大門,和裴右安一道坐上馬車,往皇宮而去。

這時天剛亮,馬車轔轔行於路上,道兩旁行人稀稀落落。裴右安似有手不釋卷的習慣,上車後,便從角落的一只便箱中取了本書,自顧翻看。

嘉芙坐在他邊上,百無聊賴,忍不住將脖子伸了些過去:“大……”

她頓了一頓,改口:“夫君在看什麽書?我從前在家,也愛看書,說不定看過……”

裴右安頭也未擡,只合上,將扉頁朝她展了一下,淡淡道:“論衡。”

嘉芙自然不算才女,但從小確實喜歡看書,父親很開明,並不限她只讀閨範女德,常領她去書坊,除了哥哥甄耀庭讀的那些經史子集之外,諸如竺典地志,畫像曲本之類的雜書也看了不少,方才見他手中這書,邊角有些起毛,可見他經常翻看,應該頗是喜歡,便想尋個話題和他搭上話,此刻聽他應答,看一眼書扉,閉上了嘴,不再說話。

裴右安聽她忽然安靜了,擡眼瞥了她一眼。

嘉芙尷尬地笑:“夫君真是博覽群書。”

裴右安沒反應,轉回臉,繼續翻開他的書。

嘉芙有些沒趣,自己發呆了片刻,忍不住想起昨晚。

昨晚事後,他雖然也溫柔對待自己,但她感覺的到,他分明就在勉強和她同房而已。

老實說,嘉芙原本對自己的這副皮肉身子,還是有點信心的。畢竟,前世她經歷過兩個男人了。無論是裴修祉還是蕭胤棠,在這種事情上,沾身過後,也不用她刻意委屈自己去做什麽,便都對她無不迷戀。

但是昨夜,她卻收到了一個打擊。

她悄悄又看了他一眼,見他視線始終落於書卷之上,心情忽然低落,將頭靠在角落裏,閉目假寐,再不說話。

裴家距離皇宮不是很遠,馬車行了片刻,漸漸放緩速度,停了下來。

宮門到了。

嘉芙睜開眼睛。見裴右安自己已起身,下了馬車。太監崔銀水正等在宮門口,看見裴右安下了,眼睛一亮,飛快迎了上來。

嘉芙被跟在後頭馬車裏的林嬤嬤給扶了下去,站定。

崔銀水已到近前,叫了聲裴大人,又轉向嘉芙,笑容滿面地喚她“夫人”,嘉芙含笑點頭,和裴右安一道,隨他入了宮門,行至西苑,最後到了承光殿前。

距離禮部安排面君謝恩的辰時,還差一刻。

崔銀水進去通報,嘉芙忽然感到有些緊張,下意識地看向身畔的裴右安,見他長身而立,目光凝肅,站在自己身邊,巋然若嶽,微微仰頭,望了他片刻,忽然間,仿佛獲得了力量,慢慢吐出一口氣,心又定了下來。

蕭列坐在禦案之後,雙目微微浮腫,似昨夜並沒睡好的樣子,待兩人並肩下跪謝恩,讓平身,端詳著嘉芙,臉上露出滿意之色,太監端出賞賜,嘉芙再次下跪,一並謝過皇帝對自己母家的厚賞。

蕭列和顏悅色道:“不必多禮。你們甄家本就有功。你往後好生服侍右安,便是你們甄家對朕的盡忠了。”

嘉芙飛快看了眼身畔的裴右安。

他望著座上的皇帝,並沒看她。

嘉芙低頭應了。起來後,照規矩,自己再要去介福宮叩謝皇後。

李元貴親自領嘉芙過去。到了介福宮,嘉芙入內,見周皇後端坐殿中,章鳳桐伴坐在側,下首還坐了一個身穿黃衫,手執拂塵的女冠子。

那女冠還很年輕,也就二十左右,容貌極好,修眉聯娟,素齒朱唇,坐在那裏,仙姿玉色,被一身道服,更是襯托的超凡脫俗。

嘉芙不認得這貌美女冠。向周皇後叩拜後,又與章鳳桐見禮,章鳳桐向嘉芙介紹這女冠子,說她在城南白鶴觀出家,俗家姓遲,號含真,這才有點印象,終於想了起來,這女冠子原來大名鼎鼎。

當年順安王上位之初,曾受到一批忠於天禧帝的朝臣的反對,其中有位姓遲的翰林,當時是國子監祭酒,也是當世的書畫大家,極有聲望,反對順安王,暗中聯合大臣,呼籲徹查少帝墜馬案。當時順安王隱忍下來,過後,卻將遲翰林扣上一個謀逆罪名,全家百余口,男丁全部誅殺,女眷削籍為奴。

這個女冠子,就是遲翰林的孫女,當年才十四歲,就已有京城第一才女的美譽,被投為官奴後,不肯屈於狎客,墜樓自盡,也是她命大,跳下去時,恰好壓在一個路人身上,沒有死成,但事情很快傳開,民意沸騰,坊間編詞唱曲,頌她氣節,順安王便予以特赦,允她出家為道。後來蕭列上位,為當年那批人平反,其中就有遲翰林,此後,這個女冠子便頻繁出入皇宮,和太子妃章鳳桐結成密友,名聲盛極,也受到很多男子的愛慕,其中不乏達官貴人,但她執意不肯還俗嫁人,一直做著她的女真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