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9章(第2/2頁)

裴右安注視著前頭的那個背影,從地上起身,隨他入內,閉上了門。

屋內門窗緊閉,光線昏暗,空氣異常清冷,鼻息裏撲入了淡淡的塵腐氣息。

裴右安站在門邊,看著皇帝慢慢行至一張條幾之前,擡手,手指撫過幾面,仿似陷入了某種思緒。

他不再開口,只靜靜地望著。

“右安,你之前一直在外替朕辦差,回京又逢喪事,有一事,你大約還不知。”

皇帝終於開口,語調淡淡:“朕決意納高麗、安南王女入宮,再照禮部進言,開春采選秀女,充盈後宮。”

高麗、安南兩國,此次除了朝貢,亦有王姬世女隨使團同來,表達了獻姻於大魏國皇帝的意願,其余使團,也有數量不等的美人貢獻。禮部呈議,稱皇帝陛下後宮迄今只得中宮一人,今非昔比,論制,當充盈後宮,扶持於帝。

“禮記有雲,天子當立六宮,此關乎一國之體。萬歲聖明。”裴右安恭敬地道。

皇帝沉默了片刻,又道:“李元貴方才,其實替朕瞞了一事。朕想著,既在此遇到,想必也是天意,告訴你也是無妨。朕今夜來此,本意只是憑吊你的姑母,只是未曾料到,會於此與你夫婦相遇。”

他緩緩踱步,行至窗前,背對著裴右安,向窗佇立了片刻。

“朕與你的姑母青梅竹馬,奈何天不從人意,當年被迫各自嫁娶。她品性高潔,卻天妒紅顏,以芳華之年,不幸身死於此……”

“右安,倘若朕告訴你,你姑母當年之殤,全是因朕而起,是朕的錯,你可會痛恨於朕?”

皇帝的情緒,仿佛突然間難以自控,聲音微微發顫,驀地轉過了身。

裴右安的身影定住了,但很快,仿似反應了過來,遲疑了下,謹慎地道:“萬歲言重了。即便真如萬歲所言,想必當年萬歲也是無心之過,姑母在天有靈,倘若諒宥前事,右安又豈敢妄論是非?”

皇帝望著裴右安,良久,情緒似乎終於平定了下來,點了點頭,再度開口,聲音也平靜了許多。

皇帝道:“今夜此刻,朕乃是將你視為子侄,而非君臣,故向你提了幾句陳年舊事。不瞞你說,因你姑母之殤,這些年來,無時不刻,朕心中如有針刺,便是至死,也難自諒。得你如此良言,朕也算稍加寬慰。荊襄之事,你止戈興仁,慧眼獨到,辦的極好,替朕安定了大局,如今老夫人不幸去世,朕知你必定哀痛難當,這麽些年,你為朕東奔西走,竟無片刻安寧,朕會派你疏中所薦之人前去出任郡守,代你安民撫地,你且歇著,好生休養身體,待過些時候,朕再視情況,奪情用你,如何?”

裴右安恭敬地道:“臣遵旨。”

皇帝又道:“佑安,你記住了,往後無論遇到何事,朕盼你,都不要瞞朕,盡管開口,朕若能應,必定無所不應。”

裴右安再次謝恩。

皇帝凝視著昏暗雪光中的他,目光溫柔至極,沉默了片刻,道:“好了,朕這裏無事了,天寒地凍,你領你媳婦兒回去,早些歇了吧……”

便在此刻,外頭忽然隱隱傳來一聲低喝:“什麽人?”聲音似是李元貴所發。

“萬歲留下,臣去看看!”

裴右安開門,朝外疾奔而去,看見月影之下,一道黑色身影猶如夜梟,在雪地中疾奔而去,

李元貴已拔出身便所攜的腰刀,正護著嘉芙,又迅速地打了聲尖銳的唿哨,急喚先前被留於山門外的侍衛前來護駕,轉頭看見裴右安已經奔出,指著數十步外一株大樹,道:“裴大人!這刺客方才竟匿身樹上!”

侍衛迅速趕到,裴右安命侍衛護著嘉芙入內,護駕,自己拔劍,循著雪地留下的兩道足跡,疾步追了上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