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十二章(第2/3頁)

面對警方的質疑,以及針對性的盤問,俞火都沒有慌,而是在實話實說的情況下有理有據,心平氣和地反駁,可在聽聞李翰林老人因耽誤了最佳搶救時機身亡,俞火的心理防線瞬間崩塌。

明明事實是,她發現自己稍有不適時,首先並沒有聯想到是食物中毒。誰會稍有不適就認為自己中毒了呢?再者,起初她只是覺得咽喉有點不舒服,而當有要吐的感覺時,和邢唐一樣,她的第一反應也是,難道是懷孕了?俞火甚至還給自己搭了個脈,當時她還在想,如果是喜脈,邢唐會高興的吧。可惜不是。俞火還小小失望了下。那個時候,她的心跳也是正常的,脈向無異,她才沒打電話催促邢唐回來。直到,直到他終於回來了,中毒的症狀正好明顯顯現。俞火才根據自己的症狀,有了判斷。

可這些,在李翰林老人死亡的殘酷現實面前,根本不值一說,俞火已經無法平靜闡述。

本以為有驚無險,老人們都平安。

卻還是晚了一步。

俞火的肩膀陡然垮下去,她用手按住了臉。

審訊一度進行不下去。

-------

俞火被拘留了。

李翰林老人的去世,讓這起看似簡單的食物中毒案升級成了謀殺案。

謝圓圓稱是俞火提議包的餃子,與俞火的證詞有出入,而這點小小的出入卻至關重要。再加上原來院裏的采買張姐曾是俞火的患者,張姐能去院裏工作,是經俞火介紹的,而她的突然辭職,也在投毒案發生後顯得有些蹊蹺。像是為俞火采買野芹菜制造契機一樣。

至於俞火也是受害人這一情況,由於她自救及時沒受實質性損傷,在警方和李翰林家屬看來,反而成了脫罪的手段。於是,俞火作為芹菜的全程經手人,成了此案最大的嫌疑人。

哪怕連邢唐都提出來:“動機呢?她這樣做的動機是什麽?”

南嘉予告訴他:“李翰林的家屬指出老人生前與俞火發生過矛盾。”

“矛盾?”邢唐仔細回想,“是指李翰林家屬給老人送去的人參補品,俞火不建議他吃這件事?”

南嘉予點頭。

俞火此前和邢唐提過,她說:“人參是很滋補的藥材,但並不是每個人都適合吃。人參性熱,越吃越上火。李爺爺肺火胃火都大,不宜再吃人參進補。可我讓他別吃了,他就不高興,說是子女孝順,還能害他嗎?現在看見我都繞道走,像是我要搶他的參片一樣。”她還犯愁,“怎麽說服他呢?”

然後,善意的提醒和勸誡,在老人因食物中毒而死亡後,成了矛盾,成了殺人動機。

“簡直可笑!”邢唐要氣瘋了。

但法律講求的是:誰主張誰舉證。當現有的證據都對俞火不利,要推翻謀殺的指正,就要拿出實質性的證據。

這個時候,以母親生病,需回鄉照料這個理由提出辭職的張姐失蹤了。而經柴宇連夜趕赴她老家證實,她母親好好的在家務農,最近半年連感冒都沒得一場。再查張姐的銀行賬戶,卻沒有大家所假想的近期內有大額不明款項的入賬記錄。而她離異,上初中的兒子跟前夫生活在一起,她的失蹤沒有引起任何人的注意,甚至沒留下任何蛛絲馬跡。

陽光養老院的監控錄像也不完整。哪怕邢唐這個愛心捐增人在年初確實出資更換了一批監控設備,但養老院不同於其它企業,有專人負責監控的日常維護。直到投毒案發生,警方來調取監控錄像,才發現有幾處位置的監控早已經壞掉了。

眼看邢唐就要發作,赫饒適時說:“無論是誰,在他們決定要陷害俞火前,一定是第一時間破壞監控,避免留下直接證據。”所以其實在調取監控記錄之前,她已經料到了這個結果。但她沒有放棄,還在調取養老院周邊街上的監控,試圖從中獲取線索。

邢唐雙手撐胯站在落地窗前,冷靜了片刻,才問:“你說監控錄像什麽時候壞的?”

赫饒答:“十天前。”

“十天,十天……”邢唐終於想到:“一周前,蘇子顏去過院裏找俞火。”他把當時的情況回憶給赫饒,“我以為她是去找火火求情,讓我放過康誠。但不知道為什麽,她明明都去了,卻又沒見火火就走了。”

既便和蘇子顏疏遠,赫饒也不希望她涉案。卻又不能放過這個新的線索。

警方馬上請蘇子顏協助調查。

結果,蘇子顏否認去過陽光養老院,她說:“我不知道俞火在那做義工,我沒有找過她。”

當時接待來訪者的謝圓圓也否認,“我沒見過這位蘇小姐,我不認識她。”

而監控是在十天前壞的,即便當時去找俞火的人是蘇子顏無疑,當她和唯一的接待謝圓圓都否認的情況下,一時間沒人能證明蘇子顏到過養老院。那她和投毒案就連邊都沾不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