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3章 冬至吃餃子

“冬至不端餃子碗,凍掉耳朵沒人管”。冬至一陽生,這一天吃餃子,那是祖祖輩輩留下來的習俗。

一大早杜芊芊和季桂月就開始忙了。做餃子第一要緊就是面皮兒要好,如果堿放的多了,煮出來滑溜溜、韌性不足。和面是門學問,要保證軟硬合度,而且醒面時間要拿捏好,醒好蓋上一塊幹凈的濕布以防面劑子幹裂。

擀面皮兒就是個熟能生巧的活,中心稍厚、四周邊緣稍薄。而餃子餡兒完全看各家各戶的口味以及囊中羞澀與否。大多數人家在這一天都會舍幾個錢稱些連肥帶瘦的五花肉回來,包些帶豬肉餡兒的餃子犒勞犒勞一大家子,實在困頓的,起碼也打上幾顆雞蛋,也算是個半葷了。

杜家現在別說杜芊芊,就是杜大山和季桂月夫妻倆的積蓄也有十五兩之多了。直白點估算,若節省著點過,二兩銀子就夠一個四五口的普通農戶過活一年的了,加上杜芊芊的四十幾兩,也就是說杜家現在能拿出六十多兩的存銀,別說吉安村了,就是在縣城裏也算得上不錯的人家了。

實在從沒有手頭這樣寬裕過,一家人又和和美美,季桂月都覺著蜜裏泡著的日子也不過如此了,二來這幾個月也著實辛苦,特別是杜大山和杜芊芊。為此,這個冬至格外過得講究,

不僅給安安和杜芊芊買了新鞋,還買了九九消寒圖,若是用不那麽浪漫的說法,那九九消寒圖就是個擠在進九以後天氣陰晴的“日歷本”,共九九八十一個單位,從東至這天算起,每九天作為一個單元,連著數九個九天,到這八十一天結束,一冬就過去了。

畫上一枝株雅花潔的素梅,接著用素墨勾出九九八十一多花。每天用紅筆或者黑筆塗染一朵花瓣,花瓣盡而九九出,杜芊芊特地在條桌上擺了一個侈口細頸的白色觚形瓷瓶,裏面供著兩枝綠萼梅,也就是村裏人稱呼的綠梅,萼綠花白而小枝青綠,香味悠遠清冷。將九九消寒圖掛在綠梅一旁,立刻就變得有些許情趣。

今兒光是餃子餡兒杜芊芊就備了三種,豬肉餃子、蝦仁三鮮和羊肉大蔥,每種都特別用心,豬肉餡兒裏加了爽脆的蓮藕,蘸料是一碟醬油、醋、香油還有多多的油潑辣椒;蝦線去凈,筍幹和木耳提前泡發一天,餡料加入蛋清更爽滑,鮮嫩多汁,配上香醋、以及泡了草果和八角的辣椒油;煮沸涼透後的井水泡上半碗花椒水,在和羊肉餡兒的時候加進去提味又去膻,這個蘸料最講究,蒜泥和韭菜花醬攪勻後潑上熱油,一口一個香得不得了。

用季桂月的話來說,這三樣餃子她都沒怎麽吃過,更別提做了,怕糟蹋了豬肉、羊肉這些好東西,餃子餡兒都是杜芊芊負責,而擀餃子皮兒杜芊芊就沒季桂月在行了,季桂月有個絕活兒,一揉,一回手,一下壓,兩個小劑子一起擀,擀出來的餃子皮兒都一樣大小。

姑嫂倆配合地極好,一個擀皮兒一個包,薄皮大餡兒的白胖餃子一個挨著一個整齊地出現在幹凈的“鍋拍兒”上,“鍋拍兒”就是用高粱穗下邊的杆兒做來晾曬糧食、幹果或擺放食品用的,通常都是圓形。當然了,拜訪完東西,還可以當做缸蓋或者盆蓋來使用,這時候名字就成了“蓋簾兒”。

杜大山抱著安安在一旁肚子都看饞了,同自己媳婦和小妹打著商量:“你看今兒過節,家家戶戶熱鬧包餃子團聚,那位蘇先生就一人在學堂那裏怪孤得慌,不然咱們將他請來一起吃頓餃子怎麽樣?”

這幾天杜大山也送過兩三次東西去,只一次見到蘇嶽生了火做飯,還是最簡單的白粥,配了些腌菜,看上去就灶冷碗涼的。

季桂月和杜芊芊當然同意了,那位蘇先生給人印象很好,沒有讀書人清高的虛架子,上次還抱著安安玩了一會兒。

杜大山到的時候再一次感受到果然是讀書人,再如何平易近人那也是同自己這些莊稼漢不一樣。蘇嶽正在“寫九”,與杜芊芊買來的“畫九”不同,“畫九”是用毛筆蘸了顏色每過一日染上一瓣花瓣,每染完九瓣就過了一個“九”,九朵染完就出了“九”,九盡則春深。

“寫九”是選九個筆畫數為九的字,每一劃代表一天,每個字代表一個“九”,用雙鉤空心的字體畫到紙上。蘇嶽那張“九九圖”旁還用顏體楷書寫著“下點天陰上點晴,左風右霧雪中心。圖中點得墨黑黑,門外已是草茵茵”。

杜大山說明來意,蘇嶽略思索了下,就答應了下來。剛剛村長也過來請他,蘇嶽想著又要應酬便推辭了,可是杜大山家一來做的東西的確好吃,二來也氛圍輕松。

正收拾著要去,第三位邀請者來了,不是別人,正是裴華。

裴華見杜大山也在這兒有點驚訝:“大山哥,你也來邀蘇先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