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5章 功夫到了

【天下的路那麽多, 偏偏選了最難的一條。】袁樵心中頗為阿鸞惋惜。阿鸞比起桓家其他的公主來說並不算太糟糕, 扳起來算也是比較聰明那一波的,但是……

【如此一來, 仁孝太子就算是真的絕後了,太子也永遠是太子了。】袁樵看得很明白,桓嶷與梁玉都是聰明人, 都能想得到, 但是關心則亂,在與仁孝太子有關的事情上他們是有比較深的感情的,是以忽略了一條——阿鸞如果真的帶了部眾內附或者不內附而在右部紮下了根, 這就是一股勢力了。無論是為仁孝太子立嗣, 抑或者是謚作皇帝,就都有可能引起麻煩。

經此一事,兩人的心不可能還像以前那麽熱,等到他們冷靜下來, 這個選項一定會被否決的。甚至提都不會再提, 只能在心裏當遺憾了。又或者, 不遺憾。

而朝中重臣沒有人會去提這件事, 也不會有人有迫切的願望要求給仁孝太子立嗣或者追謚為帝。這本來就不是必須要去做的, 按照禮法,太子就是太子, 當皇帝的又不是仁孝太子的兒子!

事情一點一點的走樣,人一點一點和改變,袁樵頗為感慨。與陸文商議過後, 兩人便打算往阿鸞的腦子裏再灌一點東西。阿鸞天賦也不算差,他們對阿鸞的要求也比較低——活下來,不行就跑回來,別拖後腿就行了。

兩人擬定了需要讓阿鸞學習的東西,接著用了更長的時間來商議接下來他們自己要怎麽做。

阿鸞有句話是說對了,這事兒還是得看朝廷做得怎麽樣。袁樵與陸文直商議到深夜,定下了以重金賄賂右部親貴、聯絡因為左部可汗崛起而利益受損的舊貴族等等策略。陸文抻了個懶腰:“兵事上面,你我都不大精通,還要問問吳將軍。對了,公主對可汗不是很禮貌。誰又不是傻子,叫她拿出點誠意來,別想糊弄人!”

陸文提到阿鸞是真的有氣,君臣之間的禮數也不顧了,說話頗為刻薄:“以為所有人都像聖人那樣心軟由著他鬧嗎?”說完又痛心疾首,覺得皇帝真是太不容易了。說完又想起來袁樵好像還有一個“女兒”也一起來了,又覺得袁樵也不容易,養個閨女還得搭給阿鸞,把袁樵又給安慰了一陣兒。

袁樵道:“美娘與公主不同。還未成婚就要拆了夫家,這個也不行。”

陸文只是嘆息。

第二天,陸文與袁樵就開始給阿鸞急訓。頭一條就是讓了阿鸞擺正態度,如果把可汗當成在京城的那些駙馬一樣對待,還是請公主回家的好。兩人的主業還是與可汗周旋,與部族親貴聯絡,還要學一點番語,忙得不可開交。

袁樵沿途又留意風土人情,囑咐要看好這些部族親貴不令四下遊玩,每到一處只安排醇酒歌舞。

還要寫種種奏報回京,將對右部的觀察分析寫了,以便除時調整策略。又要從右部親貴口裏挖出些有用的訊息,以便出關之後相機而動。

待到出關的時候,人人都與出京時不同,少了意氣風發,多了沉著穩健。寄出“即將出關”的家書,袁樵一提韁繩,踏入無邊曠野。

~~~~~~~~~~~~~

收到袁樵的家書,梁玉先檢查一遍,將寫有難題的那一頁紙給抽了出來,余下的交給蕭容,道:“拿這些讀給你阿婆聽。”

蕭容低聲道:“是。”又看了梁玉一眼。自從豐樂公主出塞之後,梁玉的情緒就一天比一天的平靜。開頭幾天還表現出懷念之意,突然有一天就變了,也不許人再提阿鸞美娘了。袁樵寄來的書信倒是照舊讀著,但是評論卻很少,很多時候是密信,別人都不知道寫的什麽。

【一定有故事。】但是蕭容知道恐怕最好不要問,捏著家書去楊夫人面前。

梁玉將那一頁扣下來的信看了又看,也說了一句:“添亂。”袁樵想得也對也不對,梁玉對仁孝太子的感激不足以讓她昏頭,她關心的是外甥。送走美娘之後沒多久她就醒過味兒來了——阿鸞成了,桓嶷會有永遠的遺憾,阿鸞死在外面,桓嶷會有永遠的惡評。

從此她便不再懷念這兩個人,塞上風雲她雖然關心,對阿鸞的感情卻變得的淡漠了。若要讓她再因此傷懷,已是不可能,如今她該吃吃、該睡睡,只管把自己的事情照顧好,不再分神管不相幹的人有什麽抱負了。

梁玉將書信又看了一回,在妝匣裏放好,揚聲道:“備車。”

其已入秋,今天不冷不熱很適合再出門,梁玉打算去宋奇家拜訪。

車出了坊門,往宋府馳去,走不兩條街,馬車忽然停了下來。阿蠻敲敲板壁,問道:“怎麽了?”

“前面有人的車撞到一起了,咱們換條路嗎?”

梁玉點點頭,阿蠻道:“那就繞過去吧。”

梁玉輕輕撩起車簾,前面人影幢幢,也看不清是誰跟誰。收回手來,頓了一頓,道:“停一下。”復將車簾撩起,再一看:“阿蠻,你看那一個人,我怎麽覺得有些眼熟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