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6章(第4/5頁)

雖然現在尚在起步階段,但作為老板的聞櫻必須要想得更加深遠。

想要捧紅藝人,資源是最大的競爭力。

外面的資源,聞櫻要爭。

而自己的資源,聞櫻要去開拓。

“聞老板,我們已經有過一次愉快的合作,這次我來,是想跟你商量一下,我們是否能達成長期的合作?”

“有多長期?”

許導很坦誠:

“至少五年以上的長期合作,因為柏華並沒有專門的影視部門,所以我覺得五年已經能夠體現我的誠意,我和我的團隊你應該知道,雖然年輕,但在業內絕對也是一流水準。”

這個一流水準並不是他的誇張。

事實上,雖然她的第六感讓她知道許導會是個有潛力的導演,但是當初投資《破風》之後,聞櫻還是不放心的在劇組了解了一下具體情況。

許導的團隊,有很多從國外取經過的年輕留學生。

甚至有人在好萊塢有過學習經歷。

之所以會聚集在許導麾下,大約是因為他們都跟許導相似,有些理想主義的傾向。

“許導,你應該明白,《破風》之所以能成功,最大的功勞不是拍攝團隊,不是主演,而是編劇。”

在沒有穿書之前,聞櫻對國外的電視劇制作要更了解一些。

和國內相比,國外的編劇地位相當高,一個編劇擁有選擇演員的權利,編劇甚至有時身兼制作人投資方的身份。

可以說,劇的成敗,從劇本誕生的一刻已經決定了大半。

至於拍攝團隊和主演,只是在基石上雕琢而已。

聞櫻也很坦然:“柏華沒有影視部,也沒人有這方面的關系,沒有一個好編劇,就算是再好的團隊和主演,都是空談。”

許導顯然沒想到聞櫻會有這樣的覺悟。

按照國內大部分影視行業者的想法,共同的觀念通常是:

主演要有流量,這樣才有收視。

錢要砸夠,這樣畫面才美。

至於劇情好不好看,邏輯通不通順,誰在乎呢?

只要明星打扮得漂漂亮亮談戀愛就行了。

許導年紀尚輕,在圈內也並沒有多少熟悉的編劇,並且就他們這剛剛組建的小團隊,也很少有編劇敢把好劇本交給他們。

《破風》已經是撞大運了。

“……那不如……搞一個編劇海選?”話一出口,許導也覺得有些誇張了,“這只是我的一個想法,不一定是要海選一個絕世好編劇,我覺得……至少這是一個信號。”

聞櫻挑眉:

“表明我們誠意的信號?”

“對。”

只要獎金砸夠,讓業內編劇看到他們重視劇本的誠意,這條路或許就能打通。

掌握了好的劇本,再加上優秀的團隊和主演,他認為在影視行業站穩腳跟不是問題。

聞櫻和許導就這樣敲定了日後將影響整個影視行業的計劃,並且雷厲風行的聞櫻,也迅速地敲定了柏華即將新建一個影視部的計劃。

啟動資金正是聞櫻的一億元。

當老板的其中一個好處是,很多時候聞櫻只需要把任務安排下去,影視部的設立有許導幫忙規劃,而編劇計劃有公司高層帶人著手準備。

白天確立好這些計劃之後,晚上聞櫻又準時出現在排練室,跟著練習生和藝人一起上表演課。

徐晚晚依舊是表演課上最優秀的那一個,裴遇寧排第二,聞櫻和沈螢河兩人差得難舍難分,連表演課老師都不能斷言究竟誰演技最差。

“……說起來,《破風》那麽成功,公司都沒辦慶功宴啊。”

休息的間隙,沈螢河突然來了這麽一句。

裴遇寧頓時附和:“對啊!馬上我們也要去參加選秀節目了,也應該踐個行吧!”

就連徐晚晚也一臉期待地望著聞櫻,試圖搞個公司團建。

聞櫻這日程表排得比總統還忙,哪兒來的時間團建。

“你們自己出去吃一頓吧,公司報銷,我就不參與了。”

三人頓時反駁,表示聞櫻必須在場,否則就沒有意義了。

最後還是裴遇寧靈光一現,來了一句:

“那不如我們就去櫻櫻家裏吃個火鍋怎麽樣?”

聞櫻打了個哈欠:“我家有什麽好去的……”

她雖然沒有刻意隱瞞陸燃是她未婚夫,但也沒告訴外人自己就住在陸家。

不過這三個人都是她忠誠的搖錢樹,這個消息他們知道也沒什麽。

最後三人聯手起哄半天,聞櫻終於應下。

離開公司的時候,聞櫻忽然察覺到了什麽,擡頭望了望天。

深藍夜幕洋洋灑灑,大雪如鵝毛紛紛落下,覆蓋萬物。

C市的初雪來了。

作為一個南方人的聞櫻站在原地呆了兩秒,隨後,司機聽見了一聲震耳欲聾地歡呼聲在黑夜中回響——

“臥槽!!!!下雪了!!這他媽就是雪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