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二章問計

“是的。”葉纖紅點點。“現在國內文化產業其實還很薄弱,如果京城能做大做強這個產業,不但對京城有好處,對整個國家的文化產業,都是巨大的促進作用。”

如果他任職期間,能一直保持這樣的心態,那接下來京城的發展,估計會提前走向正軌。

“你能這樣說,肯定有自己的想法。”林樾覺得她應該不會無的放矢。“先說說你的思路。”

“比如旅遊業,我們可以把京城所有的景點,進行摸底排查,設計一條條旅遊路線,方便外地遊客參觀。並且拍成宣傳片,在央視宣傳,到時遊客的人數,肯定會增加幾倍。”葉纖紅首先從旅遊角度上做了分析。

當初余杭是以拆圍墻,免門票作為主要手段,把國內大量遊客,吸引到了余杭。

跟那邊不同的是,京城有更多的古建築,如果利用得好,這方面確實可行。

只要遊客增加幾成,對京城的經濟發展,就是巨大的促進。

“這個確實可行。”林樾點點頭。“我回去後,會讓人先摸摸底,然後再確定怎麽設計旅遊線路。”

這是小紅的強項,應該沒問題。

而且也不會增加什麽成本,收益卻會很明顯。

“然後就是影視業,拍電影的話,特別是古裝劇,需要古建築。”葉纖紅提醒道。“可以把老巷子保存下來,甚至修葺一下,讓京城成為古裝劇的拍攝基地,隨著經濟的發展,電影電視劇會越拍越多,那當地老百姓賺的錢也更多。”

前世國內建了那麽多影視城,在葉纖紅看來,很多都是形象工程,真正收益並不高。

而京城有這麽多現成的古建築,卻在經濟發展過程中,不斷拆毀重建,實在太浪費了。

如果能因此保存下來更多的古建築,那她也算為京城做出貢獻了。

“這個也不錯。”林樾想了想,覺得有理。“繼續說——”

古建築的處理問題,其實上面也有分歧。

一些人覺得必須拆除破舊的建築,建起現代化大樓,這是京城作為首都的形象問題,不能一直以破破爛爛的形象存在。

但是有一大部分人,卻覺得應該保留京城的特色,不能讓它失去文化內涵。

林樾作為京城人,其實也是偏向於保護的。

但是一座城市發展,肯定需要現代化,所以他也找不到理由反駁拆遷那些人的意見。

小紅這個建議,算是幫自己找到了一個理由。

“還可以搞出版業。”葉纖紅繼續往下說。“現在國內很少引起國外的版權,如果能把島國的漫畫大量引進來,估計能促進國內這個行業的興起。”

九十年代中期,國內已經引進了不少正版的港台小說,但是國外的就少多了,特別是島國的漫畫書。

而動漫產業,卻非常龐大。

如果這時候能多做這方面的工作,說不定國內的動漫和遊戲行業,能提前發展起來。

這跟前世引起韓國練習生制度一樣,先學習人家的方法,才可能做自己的產業。

如果一直不聞不問,這個行業就不可能發展,直到網絡興起,才有這樣的機會。

那時候已經錯過了最好的發展階段。

“小紅,看來年輕人的想像力,確實不是我們可以比的。”林樾現在徹底服了。“很多我們熟視無睹的東西,在你眼中,都可以拿來用。”

這時候他不得不承認自己老了,天天在京城呆著,居然不如一個外地小姑娘看得遠。

“林伯伯不老,只是你關心的東西,跟我們不同。”葉纖紅笑著安慰。“你關心的是國家大事,哪有精力關心這些小細節。如果想找出類似的產業,辦法很多。”

最徹底的辦法,就是把京城現在所有的產業,好好做一下分類,然後把不適應京城發展的行業劃掉。

剩下的再篩選一遍,把一些跟文化相關的產業,單獨列出來,看看哪些值得花大力氣去推廣。

特別是一些國內還在起步階段,國外已經相對成熟的行業,應該放在最重要的位置。

派人去國外談,到國內來投資,只要技術進來了,用不了幾年,國內擁有了一批技術人員,再自己來開發這個行業,還怕不成功嗎?

像電視機行業,不是這樣發展起來的嗎?

以前都是島國獨大,現在國內牌子已經在打價格戰了,可以肯定的是,接下來的主流品牌,會是國貨電視機。

等到二千年前後,已經占有七八成的市場了。

“好,好。”林樾聽了葉纖紅的分析,不斷點頭。“以前也有人跟我談起過類似的想法,但是沒有說在點子上。我相信照你說的去做,成功的希望非常大。”

今天這一趟真的沒有白來,可以說給自己的打開了一扇窗。

國內那麽多經濟學家,在叫囂學習國外的先進經驗,但是都只抓住了一個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