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1章(第2/6頁)

仲春不知真假,便忙回來跟養真說了。

之前養真在路上就聽說是三皇子親自帶隊,很覺錯愕,這跟夢中所知也相差太多了,但橫豎她是去找趙芳敬的,又比趙曦知早出發,按理說是井水不犯河水。

誰知耽擱行程在先,且這鎮子不大,只有三四家客棧,因為渡口無法通行的緣故幾乎都滿了,趙曦知這行人又實在人數太多,無處安置,他們所落腳的客棧,正在養真的客棧對面。

給趙曦知撞個正著的時候,養真正在跟仲春商議,讓他去找薛典回來,大家連夜趕路去下一個渡口就是了。

沒想到她防備了左右無人,卻忘了頭頂還有個房間。

且說養真因跟趙曦知打了個照面,她驚慌之余心中暗罵數聲,忙拉著仲春逃之夭夭。

錢仲春跟著她離開那是非之地,才氣喘籲籲地問道:“妹妹,方才那是三皇子殿下嗎?”

養真道:“可不正是他?”

錢仲春道:“咱們就這麽跑了,也沒有行禮,殿下會不會怪罪?”

養真嗤地一笑,然後說道:“他怪罪什麽?天都黑了,難道他身上有燈,誰都得看清他的臉?要是他怪罪,咱們只說沒看清、還以為是什麽劫道的就是了。”

仲春無奈,卻也知道養真避開趙曦知,自有緣故。

兩人站在街頭,不多時就見薛典帶了個夥計從街上回來,見他們兩人在此,便問為何不在客棧等候。

養真便把趙曦知一行人住在對面客棧的事說知了,又提議連夜離開此處。

薛典聽後皺眉說道:“我方才去打聽了渡口的人,再往前就是上遊,越發的不好過,這裏算是最近的一處渡口了,而且這兩日水流有平緩的跡象,若是明日無風,倒是可以試著渡河。”

養真聽了,半喜半憂,喜的是終於可以過河了,憂的是現在不能離開鎮子,那就加大了跟趙曦知等人照面的可能。

薛典又看著她問道:“那位三殿下……是奉旨前往南邊賑災,聽聞他年紀不大,卻有如此的膽識倒也難得了,你想避開這一行人是為了什麽?莫非是他認出了你、為難你了?”

養真忙道:“並沒有為難,只是我、不太想跟皇室的人多有接觸。”

薛典笑道:“我還以為他向你說了什麽不中聽的話呢,既然他是皇子,自然會自己尊重,且他是欽差,有要務在身,不至於理會別的,大不了過了這一夜,明兒咱們悄悄地提前啟程,自然就錯開他們了。”

養真聽這倒也是個法子,當下便答應了,大家在外頭隨意找了一家面館吃了晚飯,才一塊兒回到客棧。

***

他們回客棧的時候已經有些晚了,薛典留神看對面,卻見欽差隊伍隨行的侍衛們已經在客棧周圍戒防起來,又有一些閑人遠遠地站著指指點點。

薛典陪著養真入了客棧中,卻正好聽到有幾個客人在談論這件事。

仔細一聽,原來三皇子跟七皇子如今不在客棧裏了,因為欽差的隊伍人數太多,那客棧住不下,還把原先入住的客人都攆走了……幸而本地知縣周旋,又有鎮上幾個有頭有臉的大戶人家風聞,急忙來請,趙曦知跟趙能便帶了人前去借住,只留下了幾個人在客棧內看守隊伍隨行所帶的器物等。

薛典聽了,悄悄地對養真說道:“這下更好了。”

養真一笑,本來還擔心趙曦知就在對面,又發現了自己,若是他心血來潮想要為難人呢?如今聽說去了大戶人家入住,這才放了心。

當夜各自安寢無話,次日絕早,薛典便來敲門,養真正在做夢跟趙曦知才吵架,聽見敲門聲下意識地一骨碌爬起來,匆匆地收拾打理。

早飯也沒有吃,便趕往渡口,卻見岸邊上已經聚集了許多人在等候,薛典先去打聽,片刻後回來,對養真道:“不太妙,渡口的人說,昨兒保長來知會過了,今日要先讓欽差一行過江,所有一應船只都聚集在這裏了。”

養真心頭一沉。

這會兒等候過河的人自然也聽說了,一時大家群情激奮,又道:“欽差還不到,為何不讓我們先過河?”

不料才嚷嚷兩句,卻聽到一聲銅鑼響動。

大家猛然回頭,卻見身後火光點點,卻是一條燈籠的長龍,前頭鳴鑼開道,中間太監舉牌,再往後簇擁著的才是馬上的趙曦知跟趙能兩人。

大家見欽差到了,又知道是皇子親自前往南邊賑災,當下不敢鼓噪,紛紛地後退跪地。

養真在人群中,不免也要隨著跪拜,心中更加大聲咒罵:沒想到自己第一次跪趙曦知竟是在這種情形下。

幸而現在天色不亮,烏壓壓的人群都跪在地上,低著頭,趙曦知看不見自己,倒也無所謂丟人。

耳聽著那馬蹄聲得得地從跟前經過,養真暗暗松了口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