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4章(第4/7頁)

養真瞪大雙眼看著他,忙叫仲春去廚下要一碗面。

仲春急忙去了,養真卻又想起來,忙回身到床邊,把一個小紙包取了來:“這是仲春哥哥先前買的糕點,我還沒吃,十三叔你快吃了。”

趙芳敬見是小女孩兒愛吃的糖糕,便笑道:“我如何能跟你搶嘴吃?”

養真道:“讓你吃你就吃嘛。”說著便拿起一塊,送到他的嘴邊。

趙芳敬看了眼,終於擡手接了過來,他很少吃這種甜食,但整宿加大半天水米未進,如今就著茶水,吃起來倒也別有一番滋味。

慢慢地他吃了兩塊糕點,養真卻著急那碗面怎麽還不來,便起身去門口張望。

趙芳敬本不想她著急,可看她如此盡心,也是關懷自己之意,當下只微微一笑。

他在外馬不停蹄地周轉了大半天,城中一應要事都要親自過目過心,指揮若定,此刻卻隱隱地有些勞乏,他記起側間似有一張羅漢床來著,便起身走到裏頭,想要略歇一會兒。

等養真回來的時候,見趙芳敬不在外間,忙到自己房中去找,卻仍不見人。

養真嚇了一跳,以為他悄無聲息不知從哪裏走了,直到心中一動來到西間。

進門果然見他半靠在羅漢榻上,閉著雙眸,整個人竟像是睡著了。

養真呆呆地看著這一幕,望著他眉心一抹倦意,正在出神,外間有腳步聲響,她忙退出去,卻見錢仲春親自捧著面送了來。

“王爺呢?”仲春左顧右盼不見人。

養真看著那碗熱氣騰騰的面,眼眶突然有些潮潤:“別嚷,十三叔在裏頭睡著了。”她壓低聲音,吸了吸鼻子道:“先……讓他好好歇會兒。”

****

後來,從辛知府的口中,養真才得知,當初趙芳敬帶兵出了倕州前去大屏山救援之時,辛知府跟倕州城中的百姓眾人均都人心惶惶,只以為王爺是拋棄他們逃走了。

雖然趙芳敬跟辛知府交代過自己很快就回來,可是知府大人六神無主,以為是王爺的說辭而已。

畢竟人家是金枝玉葉,如果說不想留在這種危機四伏的地方,也是說得通的。

卻想不到,柳暗花明,他非但沒有臨陣脫逃,反而成了倕州乃至整個南州的救星。

養真聽了辛知府的話,才明白為什麽趙芳敬在平息了匪患後,如旋風迅雷般地趕回了倕州。

災荒,疫病,這般危難之時倕州若是沒有了主心骨,會發生什麽……誰也無法預料。

辛知府說起此事的時候,趙曦知跟趙能,程晉臣也都在場。

趙曦知才明白,原來大屏山之難,竟無意中給趙芳敬出了那樣一個難題。

正趙能捶著自己的頭道:“都怪我,雖然名字裏有個‘能’字,卻竟這樣無能的,還差點兒連累了十三叔。”

趙曦知跟程晉臣不約而同地笑了,程晉臣道:“王爺並沒有怪罪兩位殿下,王爺很是清楚,兩位殿下畢竟初出茅廬的,而那賊人又厲害。就算不是殿下,換了別的人,只怕也未必能全身而退呢,幸而王爺料得先機,也才能借此將賊人一舉殲滅。”

趙能道:“話雖如此,可我們回去後,都不知如何跟父皇交代了。”

趙曦知道:“幸而十三叔所派發的那藥很是有效,近來因疫病而死的人大大減少了,本來這病情會往倕州城外擴散,配藥發放下去,總算能夠控制住了。也不枉咱們來這一趟。”

趙能道:“看這情形,咱們能在臘月回京嗎?”

養真聽到這裏便站起身來,走到了門口。

程晉臣看她一眼,礙於趙曦知在旁邊,便並沒有跟上,只跟趙能閑話。

趙曦知看著養真的背影,卻站起身來。

他走到養真身後問道:“怎麽你聽到七弟說回京,就變了臉色?”

養真回頭看他一眼:“怎麽三殿下一直在留心我嗎?”

趙曦知啞然,繼而說道:“我對你……我明明只是問一問而已,你又何必這樣咄咄逼人?”

養真道:“是殿下先對我心懷敵意的。又怎麽能怪我提防呢?”

趙曦知聽了這話,不禁失笑:“你說的對。但是此一時彼一時,咱們……握手言和如何?”

養真回頭細看他半晌,終於輕聲說道:“殿下若真有此意,我自然不敢違逆。”

趙曦知笑了笑,往院子外看了眼。

白墻根豎著一塊嶙峋的太湖石,旁邊有幾根青竹,在寒風中搖曳。

趙曦知突然說道:“等這裏的事情完了,十三叔也能好好歇息歇息了。”

養真沒想到他會冒出這一句,不由又看向他:“殿下……這麽關心十三叔?”

趙曦知奇怪地看她一眼:“我關心王叔不是理所當然的嗎?”

養真微微皺眉,過了半晌才道:“只怕、也是一個‘此一時彼一時’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