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7章(第3/5頁)

但薛典雖然保住了性命,但因為傷到要害,身體仍舊無法動彈,連手臂都不能隨意擡起。

趙曦知的傷才有起色,就不顧軍醫不可隨便走動的勸阻,迫不及待地前來探望薛典。

畢竟趙曦知也知道,倘若不是薛典最後那拼命的一擋,現在的自己,只怕早就跟那胡烈小王一樣,歸於塵土了。

如此又過了半月,朝廷的八百裏加急聖旨到了。

原來先前趙芳敬將邊疆兩城的情形詳細寫了一份奏折,派人緊急送往京城。

皇帝看過他的稟奏,驚心動魄之余總算是松了口氣!

合上奏折的寧宗在心中暗自慶幸自己答應了趙芳敬想要前往西疆的請求,不然的話……這涼城豈會收復的這樣快?只怕連玉城也要危殆,自己最珍視的兒子也是性命不保了。

原來之前養真失蹤後,皇帝大怒,便命趙芳敬快些把人找回來。

過了數日,宮中的密探卻向皇帝稟奏了一件事。

——十三王爺派人傳信給在西疆的晉王趙曦知,詢問他是否見過喬養真。

皇帝聽說此事,本是啼笑皆非,覺著趙芳敬實在是漫天撒網,竟懷疑到自己兒子身上不成?

但皇帝還沒有笑出聲,密探又啟奏:在喬養真失蹤的前幾天,去過櫻桃巷的人中,便有晉王趙曦知

那時候寧宗的臉色變化十分精彩。

以皇帝對自己兒子的了解,趙曦知若是能做出什麽驚世駭俗的事情來……也是不足為奇的。

寧宗開始不安。

正在他不知如何處置此事的時候,趙芳敬突然主動請纓前往西疆。

那會兒,西疆才傳回消息,晉王趙曦知居然還帶兵打了個勝仗。

這讓深宮中的皇帝大喜過望,皇後娘娘得知此事,更是得意的恨不得立刻昭告天下。

皇帝問及趙芳敬為何要去西疆,趙芳敬並未提別的,只說自己找不到養真的下落,心情抑郁,所以想要故地重遊一番,懇求皇帝開恩。

皇帝心知肚明養真的失蹤多半跟趙曦知有關,本來怕趙芳敬去了後發現端倪……對趙曦知不好。

可思來想去,此事終究得有個了局,而且趙芳敬也不是那種不知大體的人,終於才答應了。

幸而是答應了。不然的話,真真是賠了兒子又折兵,且還搭上兩座城池。

如今眼見西疆情形穩定,因經過這一戰,雖然西朝大傷元氣,加上大啟又在涼城玉城等地加緊防範,一年半載之中西朝人不敢貿然進犯。

外患既然除掉了,那如今最著急要處置的自然就是內事。

寧宗的聖旨十分清楚,命趙芳敬即刻帶了晉王趙曦知跟養真,盡快回京。

***

西疆的春天跟京城的花明柳暗不同,雖然開了春,氣候仍舊是冷冷的。

這天清晨起來便是大太陽,有了陽光,天氣才顯得暖和許多。

養真才要去看望薛典,門扇給人輕輕地敲響了。

她擡頭一看,卻是趙芳敬。

出人意料的,趙芳敬裏頭穿著一件銀白色的團花緞袍,外頭卻罩著同樣銀白的鎖子甲。

腰間獅子扣的護腰,腳踏黑色宮靴。

如此戎裝扮相,越發顯得肩寬腿長,貴氣之中英姿颯爽。

他立在門口,手肘抵著門扇,敲響門的正是那修長如玉的二指。

養真看的愣怔,忙跑到跟前:“十三叔怎麽這身打扮?是不是……出了什麽事?!”

趙芳敬見她臉色緊張,便笑道:“沒有事,只是今天空閑,想帶你出城走走。你連日來悶在這院子裏,只顧照看薛典,也該出去透透氣了。”

養真撫著胸口道:“嚇了我一跳,我還以為西人又來了呢!”

趙芳敬泰然自若,氣定神閑道:“他們若還敢來,自然讓他們有來無回。”

養真聽他這般回答,不免想起那日他在城頭上一箭定乾坤的絕世風姿,便抿嘴笑道:“這話也只有十三叔當說。別人說我是不信的。”

趙芳敬在她額頭上輕輕地彈了一指甲:“快換一件衣裳……不用換也行,只是城外風大,得加一件披風。”

養真便按照趙芳敬的叮囑,果然又加了一件半厚的緞子披風,這才出了門。

自打趙芳敬來到,便住在守備衙門,加上薛典養傷也在這裏,養真也只得隨了他。

如今出了衙門大門,卻見門口上青鳥跟幾個侍衛肅然等候多時。

養真左顧右盼,並沒有看見馬車,正疑惑,趙芳敬走到白馬旁邊,回頭看她。

養真有種不太妙的預感,遲疑地說:“十三叔……”

趙芳敬笑道:“放心,十三叔照看著你,掉不下來。”

“可我……不要騎馬!”養真叫道。

她雖然也是將門之女,但是從小兒也沒有接觸這些,唯一騎馬的經驗,是上次南行的時候在大屏山下,給他及時救援抱了去……當下便要後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