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5 四年前的相識(1更)(第2/3頁)

秦念就這樣,成了紀奶奶的救命恩人。

紀奶奶坐在病床上看著秦念,四年多不見,她長大了,齊耳短發變成了長頭發,比四年前成熟了,只是這雙滿是靈氣的大眼睛一直沒有變,讓人只看一眼就印象深刻。

她心中唏噓不已,四年前,若不是這丫頭把她背到醫院,她這條老命早就沒了。

所以她醒來後,第一件事就是讓護士帶她去找救命恩人。護士用輪椅把她推到那間八人病房,指著床邊一個伏案寫作業的女孩給她看。

“紀奶奶,就是那個女孩背您來醫院的。”

紀奶奶看著秦念,只覺得心中最柔軟的地方暖暖的,這孩子,又瘦又嬌小,真的不敢想象她是怎麽把自己背到醫院的。

紀奶奶上前道謝,秦念卻一直謙遜的說這是她應該做的,換做別人看到有老人暈倒在路邊,也會救的。

可紀奶奶活了這麽大年紀,人心早就看透了,現在這種社會,人們生怕遇到碰瓷的,更怕被家屬賴上,誰還敢救人呢?

若非遇到秦念,若是換成他人看到她暈倒,她一定會死在路邊。

這是救命之恩,紀奶奶心中十分感激,見母女兩人住在八人病房,再看她們的穿著打扮,就知道兩人的生活條件不好。

她提出給秦念一筆錢,卻被她義正言辭的拒絕了。

她說自己救人不是為了錢,更沒想過救人能給她帶來什麽好處,如果她收了錢,媽媽也不會同意的。

孫靜在一旁跟著點頭,笑意溫婉的看著紀奶奶,讓她不必把這件事掛在心上,只不過是舉手之勞而已。

當時,紀奶奶就明白了這孩子為何如此善良勇敢又不貪圖錢財,正是因為她有一個這麽好的媽媽。

可無論如何,紀奶奶都心存不忍,人家救了她的命,她不能不想辦法報答。

那家醫院的條件很一般,是家很老的醫院,單間只有幾間,還住滿了,無奈之下,紀奶奶只得要了一個雙人病房,交了整間病房的錢,以求安靜。

旁邊的床位空著,她便邀請孫靜搬過去同住,說那邊環境好些,不這麽擁擠,有張小桌子可以讓秦念寫作業,旁邊還有陪護的床,可以讓她睡得舒服些。

一開始,孫靜是不願意接受的,可後來看紀奶奶實在是誠心誠意邀請她們過去,想著那樣女兒確實可以舒服一些。

她小小的年紀既要上課又要照顧自己已經很辛苦了,高二的課業又這麽重,每次讓她晚上回家睡覺她都不肯,非要在醫院陪著自己,只能在地上打地鋪,就這樣湊合睡了三個月,孫靜也實在怕她身體吃不消。

所以她還是點頭同意了,秦念本也怕麻煩了紀奶奶,可見媽媽點了頭,她便沒再說什麽。

或許吧,在媽媽最後的日子裏,讓她住的舒服一些,也是件好事。

當天下午,母女兩就搬到了新的病房,兩人一間的病房寬敞了許多,秦念也有桌子看書學習了,再不用窩在床頭櫃上,晚上就睡在一旁的陪護床上。

母女兩人的生活都舒服了許多。

紀奶奶之所以出現在h城,是因為紀老太爺曾在這裏駐紮多年,她也在這裏陪伴了他七八年。

紀老太爺生病的時候,就是在這家醫院救治的,所以每年紀奶奶都會來h城走走,去看看兩人曾經牽手走過的地方,順便來這家醫院做個全身體檢。

t市當然有很多醫院可以做體檢,儀器更加先進,可她就想來這家醫院,想著當年陪著老伴兒的日子,就好像他一直在自己身邊一樣。

院長和主任都知道紀奶奶的真實身份,立刻派了最好的護工加以看護,紀奶奶便跟院長申請行個方便,讓他和秦念母女在醫院的員工食堂打飯。

這點小事院長怎會不同意,紀奶奶把這件事告訴了孫靜和秦念,孫靜謝過紀奶奶的好意,表示不能白吃食堂的飯。

紀奶奶已經想到了這點,便對母女二人說,她是烈士家屬,所以受到了醫院的照顧,允許她在食堂吃飯,而秦念母女每頓飯交成本5塊錢就好。

這當然是好事,秦念一天三頓飯都要回家去做,再辛苦送來,要買菜、要做飯還有收拾,孫靜實在心疼。

若是能在食堂吃飯,秦念就不用來回跑來跑去的折騰了,給了食堂飯菜的成本,也不算占了便宜。

紀奶奶給與母女兩的關照,讓孫靜在最後的日子裏過得舒坦了許多。秦念去上學後,她常常和紀奶奶聊天,說秦念有多懂事聽話、有多靈巧能幹。

紀奶奶聽著,越發心疼這個孩子。

她從主任那打聽到,孫靜的病沒治了,只是拖延時間而已,她替秦念感到悲痛的同時,一個念頭在腦中滋生了。

孫靜去世後,秦念一個小女孩獨自生活實在危險,紀奶奶想著帶她回紀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