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3章 家暴的原配(第2/6頁)

監控中顯示,劉大海坐在書桌前,先背著手觀察了一周,等沈容的腳步聲遠去後,他馬上走到門口,將門關上,然後反鎖起來。

緊接著讓沈容詫異的一幕發生了。劉大海並沒有去碰那電腦,而是將電腦椅推到一邊,蹲下身,拉開第二格抽屜,趴在上面,找了一會兒,找到一把兩寸長的金屬鑰匙,然後插進了最底下那格抽屜的鎖孔中,將抽屜打開。

原來鑰匙就藏在第二格抽屜裏,這叫什麽?最危險的地方就是最安全的?沈容撇了撇嘴,繼續盯著視頻看。

劉大海打開了最底下那一格抽屜後,從裏面扒拉出一個四四方方的小保險箱,他趴在保險箱上好一陣折騰,只聽啪嚓一聲,保險箱終於打開了。

就在這時,外面響起了敲門聲和沈容急切的叫聲。

劉大海不想理,可敲門聲不斷,他不耐煩地吼了一句,埋頭從保險箱裏翻出兩份文件,然後拿出來,仔細看了一遍,最後將一份放在桌子上,另一份塞回了保險箱,再將保險箱的門關上,然後匆忙地將保險箱塞回了抽屜裏,再將抽屜關上,鑰匙拔了出來,放回了第二格抽屜裏。

劉大海看起來長得三大五粗,但做事非常小心謹慎。把東西歸位復原後,他又不放心地檢查了一遍,最後才把放在桌子上的那份文件,也就是沈容後來看到的那份合同塞到了腋窩下,將皮夾克掀下來蓋住,這才走過來打開了門。

接下來發生的事,沈容作為當事人,用不著看視頻了。

她把視頻關掉,再將下載下來的視頻刪除,然後打開了拍下的合同照片,一頁一頁挨著查看。

這份合同的甲乙雙方,分別是安平貿易有限公司和海誠進出口貿易有限公司。後者沈容知道,那是邱鈺平所在的一家美資公司。

這份合同是安平貿易有限公司委托海誠進出口貿易有限公司幫忙從南美買進來一批玉米原料。海誠進出口貿易有限公司負責幫忙報關、報檢等一系列手續,安平貿易有限公司支付一定的傭金。

對於邱鈺平上班的海誠進出口貿易有限公司,原主的記憶裏就有一部分相關的資料。這家貿易公司是一個美籍人士開設的,來華很早,當時招商引資的政策非常好,這家企業趕上了好時候,趁著政策的東風,迅速占領了市場,在市面上名氣不小。

這家公司主要負責對口美洲的進出口貿易活動。成立快二十年了,做了這麽多年都沒出問題,那該公司有問題的幾率不大。況且邱鈺平也不過進海誠進出口貿易有限公司才三四年,不過是最普通的一名員工,就算公司裏有什麽問題機密,也不可能讓他這樣一個非資深員工知道,還讓他把合同帶回家。

沈容更傾向於問題出在安平貿易有限公司,邱鈺平很可能與這家公司有關。她在網絡上搜索了一遍,網上關於這家公司的信息不多,就一個地址和注冊資金五十萬。

注冊資金這種都做不得數的,普通貿易類公司,五十萬只是營業執照上的一個數字。如果涉及一般稅務人等才會有強制要求。不過有個別小微企業拿不出五十萬的流動資料,找中介幫忙,給個兩三萬中介費也能搞定這件事。所以這一點也不能確定他們的財力。

沈容又去了當地的企業網上,找了一大圈,最後找到了安平貿易有限公司的法人代表,是一個叫徐安平的人。

最初,沈容還懷疑過這個公司名字裏的那個“平”字會不會是邱鈺平的“平”,現在看來也許不是。

這種小公司多如牛毛,沒有名氣,網絡上也查不到什麽信息,沈容退出了瀏覽器,把搜索記錄和瀏覽記錄都給刪除了。然後拿起那份合同,仔細研究了半天,還是沒發現什麽端倪。

這似乎就是一份很普通的進口采購合同,不過這數量是不是少了點?貨單上僅僅只有兩百噸玉米,納完了稅後,也只有1500元每噸,也就是說,這份合同的總金額是30萬元。

這點數量對普通老百姓來說,可能是不小了,但這可是從美洲運回來的玉米,萬裏之外,光是貨運就很費工夫。遠洋航運,船舶的貨運量一般在幾千到幾萬噸之間,甚至有高達十幾萬噸的,也就是說,這兩百噸玉米,連一艘船的一半都填不滿。

可邱鈺平卻大費周章,還慎重地把這份合同藏到了家裏的保險櫃裏偷偷鎖好,這肯定不會是一份價值只有三十萬,提成只有個三四位數的合同。

沈容更傾向於,邱鈺平和劉大海這群人,應該是打著進口玉米的幌子在行不法之事。這點玉米本身價值不高,繳納的稅也不多,根本沒逃稅漏稅的必要,他們很可能是夾帶了其他值錢的東西。

目前,國內的走私方式,主要分為四種,一種是繞關通行,也就是說繞過海關,偷偷進入國內,第二種是通關走私,指通過海關進出境,采取偽報、瞞報、低報、偽裝、藏匿等手段走私,後面兩種分別是後續走私和間接走私,這一般涉及比較特殊,法律或國家禁止進出口的貨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