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9章 巨星原配(第3/6頁)

她才三十歲啊,同齡的女星都還在扮演二八年華,情竇初開的少女,她卻已經提前步入了中年大媽的行列,何其可悲。

沈容撐著下巴,額頭抵在冰冷的鏡子上面,淚水不自覺地就湧了出來。

過了許久,她擡起頭,一寸一寸地撫摸過自己的臉,以前這張臉嫩得像剛剝開的煮雞蛋,白皙富有彈性,滿滿的膠原蛋白,哪像現在,完全沒法看!

不行,她要改變,她不能就這麽陷進泥淖裏,被淤泥所吞噬,一輩子都爬不起來。她要改變,她才三十歲,人生連一半都還沒過,完全來得及!

到了吃飯的時間,沈容去了食堂吃飯。

為了避免媒體的騷擾和各種無孔不入的垃圾信息對她的負面侵擾,所以醫生建議她住封閉式病房。封閉式病房不可以使用任何通訊工具,出入也是嚴格把控的,離開病房都必須通過護士。

想離開封閉式病房需要通過兩扇嚴格把守的電子門,兩扇門之間的小區域可以供病人會客。這樣就算是神通廣大的記者也沒辦法潛入。

病人們平時接觸得最多的除了醫生、護士,還有就是各種病人。大家會經常走來走去,一起坐下聊聊,看看電視,打打牌之類的。

沈容吃完了早飯就開始觀察周圍的病人。她病房左邊的病人叫陸佳佳,一個三十多歲的婦女,嗓門很大,力氣也很大,患得是臆想症,時不時地來些奇奇怪怪的行為,有時候說著說著突然就蹲下身,抱頭痛哭。今早就是她一大早起來拍門叫人。

右邊那個是一個得了阿爾茲海默症的老太太,記憶減退,卻非常喜歡打牌,總是每天拿出兩幅撲克牌邀請大家陪她打,打著打著,她就忘了自己出過什麽,要求重來,很是喜感。

除了老人、婦女,還有強迫症的孩子,有反社會性格的中年男人,厭世的年輕人,形形色色,人間百態在這裏表現得淋漓盡致。

呆了半天,沈容就從大家淩亂的談話中了解到阿爾茲海默症的老太太之所以住進這裏是因為子女沒空照顧她。病房裏最小的那個男孩,是有自閉症,父母將其送到特殊學校,堅持了大半年,都沒有任何成效,心灰意冷,便將其送到了這裏。

呆在這裏的每個人似乎都有一出悲歡離合的故事。不過這裏最讓她感到安心的是,這些人不會用異樣的目光打量她,也不會對她多嘴或說三道四。

可呆了一天,沈容還是覺察到了明顯的不同。都說她有嚴重的抑郁症,自殺傾向,可並沒有,她一點都不想死,也不厭世,她只想出去,獲得自由。

可被關進這裏的病人,想獲得自由簡直比登天還難。當天下午,沈容就看到一個剛被送進來的病人嚷著他沒病,試圖想沖出醫院,然後被趕上來的醫護人員給打了一針鎮定劑,擡進了病房。

看到這一幕,沈容想起了一部很出名的老電影《飛越瘋人院》,在這裏,她想出去只有一個辦法,證明她自己沒病,而往往證明一個人沒有精神病比有精神病還難。

如何做到這一點,沈容暫時也沒頭緒,這裏除了醫護人員,接觸不到任何正常人,也接觸不到任何可以聯絡外界的東西。所以她目前只能表現得好一點,再好一點,讓醫生認為她的病情在好轉,變得像個正常人了,才有可能出去。

不過在出去之後,沈容低頭看了一眼自己臃腫的身體,還是先減肥健身吧。在醫院裏節食肯定是不允許的,她不吃晚飯,他們說不定又會以為她有絕食的念頭,那就只有鍛煉了。

好在醫院裏會組織一些跳操的活動,還有跑步機之類的健身器材也會定時對他們開放。沈容先去慢跑了半個小時,回到病房,洗了澡換上幹凈的衣服後,她又開始在房間裏跳舞。

她以前雖然是演員,但因為演出的需要和塑造體形,也學過一段時間的舞蹈,而且還經常練。

護士端著藥推開門時就正好看到這一幕,驚訝地說:“沈容,你喜歡跳舞啊?”

微微出汗的沈容朝她笑了笑,說:“是啊,不是說運動能刺激大腦分泌和吸收多巴胺,讓人更快樂嗎?我想試試。”

病人願意積極配合治療,護士當然樂見其成,笑著點頭說:“挺好的,不過先過來把藥吃了吧,待會兒你還要去做治療,明天再跳吧。”

沈容的治療分為三部分,藥物治療,心理疏導和物理治療。待會兒要去做的就是物理治療,配合一起做一些動作之類的,比吃藥讓人舒服多了。

沈容故技重施,當著護士的面吃完了藥,等護士一走,她又去廁所將藥吐了。

下午治療完,吃過晚飯,沈容回到病房,拿了兩件衣服鋪在地上開始練瑜伽。因為一日三餐正常攝入,自己又被關在這方小天地中,必須多運動,讓身體消耗的卡路裏超過攝入,才可能瘦下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