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1章 歡愉(第2/3頁)

“那我不走了,繼續陪陛下遊戲。”

————

封妃過後,整個後宮都因為季遙歌的存在而亂了套。

她並不對凡人出手,也從未涉政,喬慶雲不會對她說起政事與戰事,她亦不曾過問,但這並不妨礙有人以此大做文章。她的身份本就特殊,在大淮沒有倚仗,又與明家有仇,如今引得君王盛寵,如何不招來嫉妒?整個後宮幾乎人人與她為難,但季遙歌何許人物,連喬慶雲在她面前也多是伏低討好,又怎會容許別人在她眼前討嫌,後宮位份於她而言形同虛設,誰也沒在她手裏落過好去。

這一來二去,連喬慶雲也抱怨她的任性替他惹來不少麻煩,但怨歸怨,日常照舊縱容著她。

短短一年,季妃之名已傳出京城。

至次年入夏,朝中與後宮怨言已深,又發生了一件事,貴妃李氏為對付季遙歌,將喬慶雲把供仙的珍品私扣後賜給季遙歌之事向明家人說起。明家雖是修仙世家,但子弟眾多,並非個個都是修仙良才,有部分明家人仗著明家之勢在朝為宮或是被授爵,受朝廷供養卻無所作為,為就為喬慶雲不喜,如今暴出此事,便將本就不牢靠的君臣關系鬧得更僵。

利益受損,明家人自不肯罷休,又有明震海之仇在前,明家修士在宮宴之日於後宮禦園內向季遙歌出手。季遙歌不對凡人動手,明家修士不在其列。那場鬥法,毀了禦園,也殺了兩個明家修士,重傷四人,明家震怒,要求喬慶雲交出季遙歌。

喬慶雲亦大為惱火——沒有任何一個帝王,願意看到有人在自己後院生事,哪怕是他所倚仗的明家也不行。

明家雖為大淮之倚,但這麽多年下來,與皇家也有怨恨。臨星閣願意為大淮效力,要的是傾國之力的供奉,扶持的是聽話的皇帝,但喬慶雲並不是。他已數次反對臨星閣的意思,駁回臨星閣諸多要求,不再像前幾任帝王那樣予取予求,甘願做個傀儡,甚至於,他在暗地裏開始打壓臨星閣。

這是場漫長的博弈,進行得無聲無息,然而有一天,這矛盾卻因為區區一個妃子被擺到台面之上。

朝堂開始不穩,喬慶雲與臨星閣均不肯退讓,直至前線消息傳來,白斐大軍收復居平關外三城,又攻破大淮白鹿城,舉朝震驚。

喬慶雲總算冷靜下來。朝內有人宣揚季妃出身,將這數場敗仗歸咎於她,臨星閣又要求懲治季妃。喬慶雲思忖再三,忍痛放棄季遙歌,要將其交由臨星閣處置,以安朝野。

————

七月,白鹿城。

這已是大淮的國土。十七年前,白斐做夢也不敢想,自己有朝一日會領兵收復失地,攻入大淮,踏上至尊之路。

此役剛剛結束,大軍駐城休整,軍令下達,不動百姓一發,不掠百姓一草,兵荒馬亂的城池很快被平復。白斐所行仁政,與喬慶雲的暴戾,有了極大反差。

夏夜悶熱,幾只飛蛾撲向燭火,滋地燒著翅膀。行軍作戰沒有窖冰,亦無侍從,白斐褪去戰甲,坐在軍帳正中,搖著手裏的大葵扇,聽人稟事。帳中除他之外,只站著一個人,看衣著打扮是長嵐宗的修士。

季遙歌已離開一年,他身邊不再只靠她一人,長嵐宗亦派下不少好手協助於他。

“將軍,您交代要查之事已有眉目。”那修士行了揖禮方道,“大淮東萊皇城,出現了一位禍國妖妃,據聞,此女貌美無雙,寵冠六宮,才入宮便封嬪,次月晉妃,封號為‘季’,乃是其姓。”

白斐聞言猛地攥緊葵扇,一語不發地沉著臉。

“季妃入宮的時間,是去歲六月,按時間推算,正是季先生被臨星閣帶走當月。”

修士腳程快,凡人一個月的路程,修士數日便可抵達。

“你的意思是,本將軍的恩師入了喬慶雲的後宮?被他納為妃嬪?”白斐似笑非笑問那人,看不出喜怒。

他完全想象不出,淡漠清冷的師父予人為妃的情景。

那修士不答,眸光卻閃了閃,低下頭不看白斐之眼,只以另一種揣忖的語氣道:“大淮還有傳言,說她向淮帝承諾,言將軍一切皆她所賜,她能給將軍,也能交予淮帝。此言虛實不知,但是將軍,若這位季妃真是季先生,那她此番已為大淮之妃,會不會……”

“會不會什麽?”白斐起身問他。

“會不會轉投大淮,出而對付我們,若是那樣,便……”

“你住嘴!”白斐朝他擲去一方端硯,大怒,“我的師父,絕不會背叛我,絕對不會!你給我出去,以後別讓我再聽到半句詆毀她的話,否則縱然你是長嵐宗的人,我也不留情面。”

那人躲過端硯,默不作聲地退出軍帳。

白斐雙手撐案站在桌前,手中葵扇早被折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