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章 神醫(第2/3頁)

而且看這這封信後面的意思,京城不穩,這個才最重要。

其實到了這個時候,王悅也要贊同這位竇家娘子,眼光看的遠,竟然關注的是朝局。其實王悅也在這段時間裏,從舅舅那裏知道,朝局不穩,改朝換代的日子已經不遠。

所以竇家娘子才會在剛回到京城不久,就斷然離開京城。

其實在竇家娘子看來,劉慧嫻的一舉一動都只是小家子氣,很多事情不值得計較,甚至應該不臟了自己的手,就可以教訓劉慧嫻。

想到這裏,王悅想,這一切應該都是那位竇老爺子教的吧?鎮北侯那個蠢蛋,竟然喜歡必須依附於男人,才能活下來的劉慧嫻。

劉慧嫻根本就不和竇家娘子一個档次,蠢得要死。鎮北侯喜歡這種蠢貨,可見的自己也是蠢貨。

仔細思考了一番之後,王悅把這封信仔細閱讀了一遍,因為余穎在信尾說,為了安全起見,這封信的墨色會在一段時間之後消失掉。

對於這一點,王悅是很有幾分好奇心的,有些吃驚的挑高了雙眉,看著那封信變成了幾張白紙。不過王悅想了想,最終把信紙燒掉,不然落到外人手裏,就是麻煩事。

不過王悅把信裏的意思默了下來,同時在心裏把這位竇家娘子打上不可得罪的標簽。

當然對於鎮北侯、劉慧嫻,王悅還是有興趣去看看假扮的劉慧嫻,另外就是打聽一下,這位鎮北侯到底是怎麽安置劉慧嫻的?

想到這裏,王悅整個人都愉悅起來。

這兩個人一直是情深意重的樣子,就讓他們好好生活在一起,也不知道能不能過好日子。

而且劉慧嫻這個名字絕對在京城臭了,王悅不由的想著前不久劉慧嫻和竇慧穎兩個人,出現在一個地方的情景。

雖然兩人的面容長得很像,但是氣質迥然不同,一看就能認出來。

比如劉慧嫻這人向來是未語先笑,但是慧穎卻是面無表情,說話平板。以後劉慧嫻要是出來的時候,也必須改變成那個樣子。

想想就好笑,其實王悅何嘗不是明白余穎為什麽離開京城?

要知道兩個人長得一模一樣的人,到底誰是那個臭了名字的劉慧嫻,到時候鎮北侯的意見很重要。不過鎮北侯怎麽選擇,余穎都很難做。

還不如帶著孩子遠走高飛,在另一個不認識她們的地方重新開始。

想到這裏,王悅終於不再生氣,算了,祝他們一路順風吧。

對於劉慧嫻那個女人,王悅決定趁機踩幾腳,但是主要精力是怎麽逃出這個將來大變中的京城?

不提王悅的思慮,再說余穎帶著人毫不留戀地離開京城。

在離開的京城的那一刻,余穎沒有一絲不舍,反而松了一口氣。

因為余穎終於可以放聲大笑,也終於可以不做什麽三無人員,要知道余穎在保持一段時間的三無之後,感覺人還是想笑就笑,想哭就哭,才好。

至於去的地方也已經選定,竇家人決定這一次北上,在比較一下這所有的勢力之後,余穎決定讓竇家去北部的燕國公地盤。

因為這些勢力裏,燕國公不但擁有多次征戰的軍隊,而且整個燕國公的勢力政治還比較清明,所以竇家搬到那裏比較好。

當然這件事余穎也和雲伯商量過,畢竟這可是大事情,關乎竇家以後的將來。

走過更多路的雲伯也比較看好燕國公,兩個人商量一下,一拍即和。

雖然竇家不見得要做什麽從龍的大事,但是在燕國公的勢力庇護下,可以省不少力氣。在未來的亂世中,多了幾分保存住更多人的性命。

於是竇家人就在余穎、雲伯的商量下,全部投奔燕國公。當然竇家人如果喜歡投軍的話也可以,不願意的也可以,反正只要不做壞人就成。

其實來自現代社會的余穎,對這個時代所謂的官場一點興趣都沒有。

在皇權至上的時代,皇帝的旨意一般是至高無上的,有時候就因為皇帝不喜歡某個人,就可以一個莫須有的原因把朝中的大臣給殺了。

讓骨子一向認為人都是平等的余穎,對所謂的皇權就沒有什麽好印象。

同樣的在這個時代,作為一個純平民的日子也不見得好過,是個官就可以欺負,甚至連個官的狗腿子都可以欺負平民。

這一點讓人很是郁悶,所謂的王子與庶民同罪,都不過是個美好的願望。

這一點余穎也沒轍,甚至還不能把慧穎的孩子教的太過現代。

不然的話,就會讓孩子們和整個社會格格不入,就像後世的有句話說:領先一步,在別人眼裏意味著先進,那麽領先很多步,說不定會被人認為是瘋子。

其實這一刻余穎有些懷念起過去,只是回憶起和兒子乖乖、余偉時的情景時,都已經變得模糊起來。畢竟余穎也算是走到好幾個任務世界,經歷的太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