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章 彼岸2(第2/3頁)

就在這時候,海因策看見奶奶的臉色變了,聲音提高了幾度:“海因策,快快,給我定下去華國的機票,我要回去一趟。”

說到這裏,奶奶感覺到心裏一酸,雖然早知道家裏人有可能去世。但是依舊有些無法接受,而且他明明是自己的弟弟,怎麽也比自己小,為什麽會走在自己前面?於是她的眼淚流了下來。

曾經的她,是一個留洋鍍金的人,還以為有一天能回到故國。但是一場轟轟烈烈的跨國戀愛,讓她和娘家決裂,再也沒有回去過。

甚至她的親生父母過世,她都不知道。

其實她知道她傷了父母親的心,因為他們絕不同意女兒嫁給一個洋鬼子,甚至不惜把她逐出家門。而她認為自己沒有做錯,洋鬼子也是人。

所以最終她做了逆女,再也沒有回去過。

如果說她的戀愛是轟轟烈烈、拉風無比的,甚至都引了一場家庭矛盾。

那麽曾經以為甜蜜無比的婚姻,還是給她當頭一棒,兩個人在思想觀念的巨大差異,讓兩個人漸行漸遠。

雖然兩個人都不是意義上的壞人,但不等於兩個人能夠組成一個完整的家庭。

於是那一場轟轟烈烈的戀愛之後,就是結婚與離婚,她一年之內就完成了這三部曲,這一場跨國婚姻幾乎要把她所有的天真,化成了灰燼。

甚至到了後來,深受打擊的她,要不是那之前的,弟弟送過來的那一筆錢,只怕她說不定都要去做乞丐。

那時候她的弟弟還不到十六歲,特地跨洋越海來為已經被逐出家門的她,送來一筆錢來,說那是嫁妝。

痛定思痛的她,終於想到父母親的勸導。

可是那時候的她,怎麽也不可能低下頭,也無臉再回頭,自己選的路只能自己走,即使這條路是布滿荊棘,被刺得是鮮血淋漓,而她只能獨自前行。

於是她花了三年的時間,來治療那一場情傷,然後她一個人,在沒有親朋好友,沒有故國文字的地方,堅持活了下去。

直到後來她才找到自己真正的伴侶,可是這時候的她,才知道父母已經早就已經去世,所有的一切都化成遺憾,永世的遺憾。

後來故國的消息,就變得比較封鎖,她一直留著當初的那個信箱。

她只是還不死心,希望有一天會接到親人的信息。

因為有了他們,她知道這世上還有人惦記著她,她不是孤單單的一個人。

雖然她的路曾經走錯,卻因為種種原因不肯承認,但卻錯了就是錯了。

在人海茫茫中,雖然她有幸找到自己的另一半,但是要是沒有家人的支撐,那麽她也許早就消失了。

等啊等啊,她的日子一天天好起來,甚至搬離那個小鎮,但是依舊保留著那個信箱,她曾經誓,除非她死了,不然那個信箱一直保留著。

其實她知道兒孫們在這一點上,有些非議著她,這麽年死心眼的她,還惦記著那個從沒有來過各種信息的信箱。

不過這麽多年已經過去,她已經是已經一只腳跨進棺材板裏老年人,以為就這樣過去了。卻終於接到了來自王家的求救信,所以她終於老淚縱橫。

看到信裏的消息,王家姑奶奶決定回到故國去,去看看弟弟唯一的女兒,還有那個小小的王家唯一血脈。

原本在自己的伴侶去世之後,已經變得很平靜,等著死亡來臨的女人,終於迸出活下去的願望。不,這一次換她來守候弟弟的後人。

看到這一幕的海因策差點沒有跳起來,這到底是怎麽一回事?為什麽奶奶突然間變得精神抖擻起來?要知道自從爺爺去世之後,奶奶就變得很淡然。

不過看到奶奶淚流滿面的樣子,海因策不得不連連保證自己去做奶奶的要求,訂機票,找著名的心臟病醫生。

然後海因策努力勸過於激動的老太太,“奶奶,奶奶,你不要太激動,一切有我們在,全部都能搞定。我不行的話,還是安德魯、薇拉他們在。”

於是奶奶安靜下來之後,就感覺自己有些疲勞,被海因策送去休息。

按按自己的感覺頭疼的地方,海因策緊急召集家裏人開會。

另外海因策還把那封來信讀了一遍,同時暗自慶幸自己還認識這些方塊字,但是這些方塊字一個個都認識,但是含義就搞不清。

所以海因策翻來覆去讀了好幾遍,依舊是七竅通了六竅,一竅不通。

這也是海因策把家裏人找來的原因,而且奶奶的命令,總要有人去執行,所以那些差點耽誤事情的他們,就應該去執行自己奶奶的任務。

至於拯救了他們的海因策,自認為自己勞苦功高,自然可以待在一邊,看著他們忙活。

等那些人66續續到來之後,每個人都基本知道怎麽一回事,看了好幾遍信,然後最有決斷力的人,下了一個決定,讓海因策先去奶奶的故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