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三章 天機(第2/3頁)

要知道皇室一族在皇朝大部分時間裏,一般會過得不錯,當然為了爭奪大位的期間除外,因為大位爭奪戰只要卷進去,就只有兩個下場:勝利或者失敗。

但總體來說,一般皇族中人是比較幸福的(和親公主除外)。

但是,皇族並不是一直很幸運的,要知道那種末代皇族,遭遇什麽的,就比較悲催,亡國的皇帝、王爺、公主就沒有幾個好下場的。

就比如唐太宗的有位妃子,就是前朝隋朝的亡國公主,也就是所謂的楊妃(歷史上有兩位楊妃,一位是隋公主,另一位不是),按說是命不錯,一個亡國公主,入宮為妃,還生了一個很討皇帝歡心的兒子出來。

而且那個皇子李恪,據說長得像皇帝,文治武功樣樣不錯,甚至連皇帝也是大聲誇贊:此兒肖吾。

但是朝中的那些肱骨大臣們,誰也不希望這位皇子登上大寶之位,因為他帶著隋朝皇室的血統,所以即使後來太子李承乾被廢,另一位嫡皇子李泰,也因為插手太子被廢,出局。

最後一個嫡皇子李治,也看上去不太適合帝位,天性比較軟弱。但是諸位大臣就是不選那位帶著前朝皇室的皇子,而寧可選擇那位嫡皇子。

最後李治被封為太子,那位英明神武的太宗陛下,即使是覺得李恪更適合,也沒轍,因為大臣不同意。最後這位皇子封王之後,被分封出來,也是死於非命。

之所以會這樣,就是因為李恪身上的前朝血統,讓起兵造反、推翻前朝的功臣們,就沒有人相信那位皇子。

因為他們誰也不知道李恪登基之後,有沒有可能替前朝說話?所以直接排除了他的爭大位的可能,這一點實在是讓李恪很郁悶。

這還是亡國公主混得最好的,更多的公主,甚至成為奴婢。

比如成語中‘破鏡重圓’中的樂昌公主,就是一國的公主,亡國之後被俘虜,然後送給權貴,成為別人的姬妾。後來還是權貴,讓她和原本的丈夫依舊在一起,才有了破鏡重圓的這個成語。

還有就是‘我見猶憐’的女豬腳,也是一國公主,但是悲催地成為一個根本無法決定自己命運的女奴。不得不跪在地上,看女主人是否饒過她?

所以余穎是知道所謂的末代皇族,是一種多麽悲催的命運,才會如此幸災樂禍。

當然余穎是不把自己算在什麽皇族裏,她打算姓薛。另外平安也一樣姓薛,將來薛家的繁衍就看平安,她余穎只負責養育薛家後代,但絕對沒有結婚的想法。

因為這一個個男的,在余穎心裏,都是晚輩,是一些山藥蛋子。

這時候的長信和尚又想著轉動念珠,卻現沒有,此刻他的氣息有些不穩,因為急於知道余穎的猜測。

“紫氣減少既然不影響登上皇位,那麽就是要減少皇朝的存在年限,比如原本可以傳好幾百年皇朝,一下子才幾十年,天下就換了主人。”最終余穎拋出了自己的想法。

聽到余穎的推測之後,老和尚的壽眉輕輕抖動了一下,雙手合十道:“阿彌陀佛,小施主,也許就是這樣。”說到這裏,他感到心裏輕松了,原來如此。

“哈哈,原來大師也感覺有可能啊!”余穎笑了起來,畢竟有人附和。

“阿彌陀佛,公主殿下感覺很高興?”長信問道。

其實老和尚不知道說什麽好?因為他怎麽也沒有想到這位公主,聽到這個消息,竟然一點也不著急害怕,甚至是一種幸災樂禍的心態,這是為什麽?長信已經無法理解。

“那是當然,我倒是希望有一天能看到那些天天仰著臉,從來不往下看一眼的那些人,從高高的地方,摔下來之後的慘樣,呵呵!”最後的冷笑聲代表著余穎心裏的怒火。

長信不知道眼前這位公主,為何變成這個樣子?

雖然長信看不見余穎的表情,但是能感覺到一件事,那就是余穎對所謂的親人,就沒有什麽感情,怎麽會這樣?

老和尚不知道該怎麽形容余穎的行動,用後世的話說,老和尚懷疑余穎有報復社會的傾向。

還不等老和尚說話,就見余穎開口道:“大師,你一定覺得我心裏太過冷酷吧?”

聽到這話,老和尚嘴唇翕動了幾下,卻最後什麽也沒有說出來。因為這位公主雖然很古怪,但是從氣息上感覺,這個人不是不知好歹的人。

就在這時,就聽余穎說:“這些年,我和兄長的遺腹子平安就一直待在晉城,而那些皇子皇女們一個個早就跟在皇帝身邊。按說有好處的時候,想不到我們就算了,我們不稀罕!”

“竟然在漠北人要求和親的時候,又想起來我,讓我去和親,所以我怎麽會對他們有什麽好印象?”說到這裏,余穎的聲音中帶著一種厭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