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九章 黑狀(第2/3頁)

對皇帝來說,曾經兩樣百試百靈的手段。到了余穎這裏,全部沒有作用,她既不害怕皇權,也不在乎皇帝的父愛,這讓皇帝一時之間不知道如何對付余穎。

這時候的皇帝,在心裏瘋狂地吐槽著:為什麽薛家人對人和藹可親的特質,就一點沒有傳給這位晉城公主?不然,就好對付多了。

就在此時,余穎突然張口道:“陛下一定在心裏認為,我並不像薛家人是吧?但要是真的像薛家人的話,我就應該像薛家人一樣好欺辱,這樣子就是被人告了黑狀,滿門具沒,也都不知道怎麽一回事!”

聽到這裏,皇帝感覺被余穎看破心思,於是在心裏又是驚恐,又是帶了幾分羞惱,因為薛家人的死,說到底還是和他有點關系。

所以皇帝其實在心裏一直認為是自己的緣故,才導致薛家被滅,宗族也跟著被滅,所以這一塊就是他心裏最深的疤痕,不可觸及。

再加上皇帝因為遷怒這種原因,薛家更加不能讓人提及。時間長了,皇帝不再提起,自然旁的人,更加不會去觸皇帝的黴頭,甚至更多的人,以為皇帝不在意。

“告黑狀?是什麽意思?”皇帝很快就回過神來,問道。

雖然這些年皇帝什麽都不提,但是其實心裏還是有些東西,留存在最神聖的地方。前幾年的皇帝,還年青的時候,不會想起從前,但是隨著年齡的增大,他有時候會想到從前。

“有人知道了薛家的存在,自然想著除掉薛家的人,這樣子也少一個跟她們搶夫君的人,畢竟大姨母可算是陛下的原配,雖然被陛下降妻為妾,但是當初可是有婚書在的。”就聽晉城公主用一個冷冰冰的話調說道,只是話語中帶著一種無比的嘲諷。

而聽了余穎的話,皇帝陛下眼睛變得直勾勾的,就緊盯著余穎。

但是余穎一眼看出來,皇帝其實進入一種忘我的情緒中,應該是已經被余穎吐出的話語,砸的是滿頭包,而且是反應不過來。

甚至這時候的皇帝,已經顧不上余穎,這個逆女說話時的語氣,是多麽的鄙薄他自己。

這時候的皇帝腦海裏,一直在回蕩著幾個詞:除掉薛家、搶夫君、原配、婚書。

曾經認定的一切,竟然被一個晚輩揭出來不是他認定的那種情況,還有黑幕!怎麽會這樣?皇帝的手指在微微地顫抖著,然後雙手緊緊抓在一起,才止住那種顫抖。

要知道皇帝的親爹死得早,是親娘一直拉扯他長大,然後求著薛家,把女兒嫁給他,而他在妻子懷孕之後,就離開家鄉,卻再也沒有回去。

就這樣過了近十年,瀕死的原配才找到他,才知道因為薛家是他的嶽家之事,竟然被當地官府的人知道,最後只逃出來三個人,其余的人都死在官府的追殺中,其中包括他的母親。

所以皇帝其實從心裏就不願意有人提起這一段,同時皇帝認為應該是薛家的人,在日常生活著中說漏了嘴,才引來滔天大禍,皇帝自然對薛家不待見。

要知道在他出來闖蕩的時候,誓讓自己的娘親過上好日子,結果自然是皇帝食言了。因為他的母親已經去世,看不見他的風光。

而皇帝的母親,最後就死在逃亡的路上。

甚至因為原配在知道她們的處境之後,就吐血而亡,一國太後埋葬的地方,也沒有來得及說出口,最後皇陵之中也只能立了一個皇太後的衣冠冢。

這也是皇帝處處不維護元後、賢妃、雲王的原因之一,因為皇帝感覺他們沒有護衛好自己的母親。其實,皇帝這是在**裸地遷怒。

說起來那時候,原配本就因為皇帝的連累,帶著活著的人,經歷了諸多險阻,簡直就是千辛萬苦才找到皇帝,竟然現自己變成小妾,嘔得要死。

可以說,原配死的時候,只是感覺對不起薛家,對皇帝的想法,根本就不在意。

賢妃和雲王,他們兩個人那時候還小,只能等著大人跑,沒有給大人拖後腿就不錯,那裏會記住死人埋在哪裏?所以他們一輩子的悲劇,就只是皇帝的遷怒結果。

而余穎看到皇帝變幻了好幾次的臉。只想冷笑。

而這時候的皇帝,才猛地現原來自己就恨錯了對象,不是薛家人說漏了嘴,而是有人告黑狀。算起來,其實告黑狀的人才最可惡,反而薛家是受害者。

但是元後、賢妃、雲王夫妻也都死了多年,說這些還有什麽用?所以皇帝的表情變了好幾變,拳頭握了幾握,最終變得沉靜下來。

看到皇帝這個表情,余穎眼睛閃過一道嘲諷,呵,原來皇帝也是看人下菜碟,幸而當余穎掌握大權之後,就去調查薛家滅門的原因,竟然還能找到線索,一點點把真相挖出來。

但是余穎一直不知道誰是真正的幕後黑手,等到余穎探過皇宮之後,才知道是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