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章 追究(修)(第2/3頁)

其實早在遷怒薛家的時候,皇帝就知道一件事,歸根到底,其實皇帝的不老實,才是造成自己母親的死亡,罪魁禍是皇帝,這一點讓皇帝無可辯駁。

所以皇帝才會惱羞成怒,準備拿出皇帝的尊嚴,以及父親的權威,來壓制余穎。

只是怒氣上湧之後的皇帝,還沒有來得及咆哮,就現對面的晉城公主,輕輕松松地掰開了茶盞。於是,皇帝就一下子愣住,這一定是自己看錯了。

然後皇帝瞪大了兩個眼睛,準備去看清楚到底是怎麽一回事,就見余穎掰下瓷片之後,那幾個手指輕輕一撚,那個碎片就變成粉末狀的東西,從她指縫間掉落下來。

看到余穎玩的這一手,皇帝才又一次想起來,眼前的小娘子,根本就不是那些撒嬌邀寵的公主,而是一個披著人皮的妖孽。

因為離開時間的太久,在皇帝不知道的地方,這位晉城公主成長成一個令人忌憚的人。

就見皇帝呆滯了一會,眼睛都直了。因為眼前的一幕讓他無法相信是真的,這茶盞一定是個假茶盞,心理很強大的皇帝,很快就找到了借口。

清醒過來的皇帝,實在是不敢相信這是一個人所能做到的。不過,皇帝很快就明白,這是他自己想錯了。雖然一般人是絕對做不到,但是不等於妖孽做不到。

因為就在這時候,余穎已經把手裏的茶盞扔到皇帝懷裏,“反正我提前給你打聲招呼,這仇我可是會好好報,陛下心裏有數就成。”

其實皇帝動不動手,余穎是根本毫不在意的。

要知道皇帝明明知道有了這麽一攤子事,但還是要仔細考慮一下,對整個皇朝的影響。

而余穎當然不會管那些娘娘有什麽勢力,在絕對實力面前,勢力有毛用。這也是余穎努力修煉,展自己的勢力的原因所在,靠誰不如靠自己。

這時候皇帝正在偷偷掰了一下茶盞,擦!除了余穎剛才掰出來的缺口還在,其他的地方,紋絲不動,這下子皇帝老臉一紅,這真的是茶盞,而不是假的。

於是皇帝有些不怎麽好意思的把茶盞放好。不過看向余穎的目光裏,皇帝自己都沒有感覺出來,那目光裏帶著深深的忌憚,和聲道:“晉城,你又何必如此著急?朕又沒有說放過她們。”

說到這裏的時候,皇帝聲音帶著痛楚,他的確是說的心裏話。

因為子欲養而親不待的痛楚,一直深埋在他的心裏,曾經的他一直把有些罪過,都算在薛家人身上,這樣子他才感覺自己沒有走錯路。

但是今天卻被余穎揭破,甚至點明最大的罪魁禍,就是皇帝之後,皇帝不得不要找到新的遷怒對象。

所以那些搞黑狀的人,自然榮升皇帝心裏最厭惡的人。而且皇帝也知道在沒有什麽可能把這個實力強大的女兒,搞定的之前,不宜與晉城公主翻臉。

要知道皇帝能成為開國皇帝,智商很不錯的。

所以皇帝知道,說起來薛家其實受皇帝的拖累,而且眼前就有一個薛家血脈的人,一直沒有放棄追查事情的真相,竟然把很多差點湮滅在歷史長河裏的東西,都查了出來。

而且竟然大刺刺說了出來,從余穎言談話語中,皇帝能夠聽出來,這些話裏就帶著薛家人不替別人背鍋的意思,遷怒也不要牽扯到薛家一系的人。

皇帝雖然聽懂了,也知道自己做得很過分,但是皇帝是那一種願意認錯的人嗎?當然不是。但是皇帝更知道晉城公主不好惹,必須好好安撫。

其實余穎也不稀罕皇帝的道歉,薛家折進去這麽多人命,甚至逃出生天的人,也沒有被皇帝保護,最後甚至被皇帝用來擋箭,原主和平安悲劇的一生,就只為了是聽一聲道歉嗎?

後世有句話說的好:只要道歉有用的話,那麽要警察做什麽?

所以道不道歉,余穎是一點也不在意,反正她和皇帝兩條路上的人,現在有用的著皇帝的地方,所以沒有撕破臉,但是也別想讓余穎趨炎附勢,給皇帝好臉看。

此刻的皇帝,在心裏給那些掉頭的妃嬪,一個個都記上小黑帳,其中有一個是後來的妃嬪,竟然也掉了頭,皇帝感覺是不是眼前這位晉城公主小心眼,故意幹的。

只因為那位妃嬪得罪了這位皇女,皇帝記得很清楚,這位妃嬪也是讓晉城公主和親漠北的推動者之一,沒有想到過不多久,她被暗算成光頭。

這時候,皇帝猛地問道:“去年宮裏那些妃嬪們一個個掉了頭,是你派人幹的嗎?”說的這裏的時候,皇帝眼睛直勾勾的盯著余穎,就看這個不孝之女的回答。

“啊?那個!不是。”余穎最後的回答是斬釘截鐵,一個梗都沒有打。

當然不是余穎派人幹的,而是余穎親自動手,所以余穎說的話都是大實話,連余穎眼睛的神情就沒有大的變化,讓人一看就知道她說的是實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