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一章 死道友不死貧道(第3/3頁)

但是皇帝覺得自己也很慘,昭朝剛建,家底太薄,所以皇帝伸出手指,摸摸自己上嘴唇的小胡子,眼睛遊離不定,不怎麽想著和余穎的眼睛對上。

但是一個榛子就在皇帝眼前被捏開之後,皇帝的臉色一變,這不是逼著朕答應嗎?但是皇帝敢不答應嗎?

“好好好!我知道了。”最後皇帝不得不答應余穎的要求,因為他自覺已經虧欠了余穎不少,所以最後不得不答應她的要求。

另外皇帝也知道,如果敢不依從余穎的意見,只怕這個皇女的脾氣不會怎麽好,說不定給自己一下子,皇帝就做不成了。

但是皇帝最頭痛的是,怎麽也沒有想到這位公主,竟然搞什麽軍政大權一把抓,這不是一個小型王國嗎?這一點讓皇帝感到很心痛,要是其他兒女都是這樣的話,就麻煩了。

一想到他們一個個都要跟著晉城公主學,皇帝心痛,絕對接受不了。

看到皇帝心痛的感覺,余穎感覺自己心情特別舒暢。

這世上,皇帝也算是活了這麽久,還是第一次如此吃癟,偏偏皇帝也知道自己幹的事,讓他底氣不足,只希望以後給晉城找個老實的駙馬。

現在的皇帝,完全忘了晉城公主是和親公主。

“不過這件事,你不能告訴別人,不然你那些兄弟姐妹知道之後,都會提出這樣的要求。”皇帝說道,他不得不和余穎打個商量,勉強答應了余穎的要求。

晉城那裏搞成一個小王朝,皇帝認了,但那已經是極限,要是自己的兒女們都提出這樣的要求,那麽皇帝是絕對不答應,這是對皇權的質疑。

“可以,在表面上,晉城一切人員調動都經過陛下。”余穎是見好就收,答應了皇帝的要求,還給皇帝搭了一個梯子。

“要知道晉城原本可是一個小城,後來是我一點點把它擴大,其他人有這本事嗎?”余穎問道,畢竟現在活下來的那些龍子鳳孫,真心不少。

不過在成長的過程中,可是死了不少,當初在晉城的時候,皇帝的兒女就不少,但是據余穎的調查,已經亡故了不少,死因有知道,也有不知道怎麽死的。

其實如果平安過去的話,也是夭折而亡的下場,這也是皇帝不怎麽太在意孩子死活的原因,畢竟在古代,孩子夭折的幾率很高。

“最後還有件事,我想著應該告訴陛下,我感覺對上漠北人,總是被動挨打並不是一件好事,所以我準備向北展。漠北人不是因為種種原因,固定不下來嗎?我就幫他們固定下來,這樣一點點滲透,何必再怕漠北人?”余穎說。

皇帝聽了,不知道說什麽好,再一次郁悶,為什麽眼前之人不是個兒子,卻是個女兒,看余穎的目光裏,就帶著種種惋惜,不過皇帝心裏很高興,這不意味著昭朝的疆土進一步擴大?

只是這樣想想,就很美。

不過皇帝也知道,這件事絕對不可能是很快就幹成的事,必須一點點幹起來,而且皇帝感覺眼前這一位,應該不是只會說空話的人。

但是皇帝一想,這位雄心勃勃的公主,如果不在漠北人的地盤下手的話,只怕會在自己的昭朝搶占地盤,所以皇帝寧可讓這位公主去漠北人那邊撲騰。

有句話說的好:死道友不死貧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