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十六章 怨毒(第2/3頁)

這一切,都是拜方家所賜。

皇帝想到這裏,讓四喜把大臣們傳進來,皇帝掙紮著起來,和大臣們見了一面,當時皇帝就下了旨意,對方家實行抄家,而且方家的男男女女一個都放不過,統統抓起來。

大臣們早已經知道,皇室中人,幾乎是死傷差不多,雖然皇帝的兒子們很多,但是第三代就寥寥無幾,也就是雲王有了一個兒子,還有幾個王爺有了兒子。

所以他們看看一副狠歷樣子的皇帝,最終還是沒有開口,不過很多人都想著下一步該怎麽走,畢竟老皇帝一看就知道時日不多,選定昭朝的繼承人,就成為最重要的事。

其實皇帝想起來一件事,是不是方皇後的藥?不利於子嗣,畢竟被余穎一說,他終於還是有所懷疑,現在想想越來越同意余穎的看法。

但是皇帝絕對不會承認這一點,這說明他這個做父親護不住兒女。

不過這以後,該怎麽辦?難道把皇位傳給廢後的兒孫?畢竟其他皇子死的死,亡的亡。就沒有幾個活下來的,那麽皇位傳給誰?

現在是個很大的問題,這是皇帝和大臣們共同感覺頭痛的地方。因為男性繼承人,就沒有幾個,就剩下兩個成年繼承人:平安、以及廢後的兒子潞王。

傳給廢後的兒孫?皇帝想想現在只怕不敢直說,因為還有一個虎視眈眈的晉城公主在,以皇帝對余穎的了解,這皇位就是到了潞王手裏,也會被余穎折騰下來。

說起來,帶著薛家血統的晉城,在心裏應該絕對不允許廢後的兒孫,占據皇帝這個位置。

但是如果選平安的話,皇帝是不滿意的。

畢竟皇帝也看出來,平安根本就不是一個合格的繼承人。

這一點晉城大概早就現了平安這孩子的不合格,所以等到平安來到京城,不打算再離開京城的時候,余穎才會根本不怎麽在意平安在哪裏?也沒有打算把人帶回去的想法。

當然皇帝承認一點,余穎做人是很有一套。

教育出來的平安,為人還算是不算是太差,人雖然有點小自私,耳根太軟,但是因為余穎是花了大力氣教育,所以平安在京城裏的名聲還不錯。

當然愛上小百花一樣的女人,搞得正妻難產而亡這件事,是平安一生的汙點,洗都洗不凈。甚至後來當晉城公主到京城的時候,根本就不見平安。

曾經皇帝問過余穎,為什麽對平安如此嚴厲之時?

就見余穎眼睛裏露出一絲悵然,說道:“大姨母當初身為正妻,卻從沒有享受過一點正妻的尊榮。平安是她的親孫子,竟然沒有接受什麽教訓,把應該和自己白頭偕老的妻子,扔在一邊,導致妻子早早去了,讓碩哥兒也像他們的父輩一樣,早早沒有了親娘的呵護。”

當余穎說這話的時候,皇帝其實是又氣又惱的,因為他感覺這位公主是指桑罵槐,打他這個做皇帝的臉。

雖然不可否認的是,皇帝作為一個兒子,沒有在母親面前盡孝,作為一個丈夫,他沒有給原配妻子撐起一片天,作為一個父親,他也沒有照顧好兒子雲王、女兒晉城公主。

但是皇帝絕對不想著承認是他自己的問題,他只認為自己是被廢後蒙蔽,才會薄待薛家的人,被余穎說的皇帝,只有一種被人打臉的憤怒。

那個時候的皇帝,要不是顧忌余穎強大的武力值,都恨不得叫人進來,把這個揭自己父親老底的公主抓出去,狠狠打一頓。

但是一想到余穎的身手,皇帝又不得不把那口氣咽下去。

因為說起來皇帝他自己,的確是欠薛家人良多,而且雲王可以說在小的時候,就沒有父親,等到見到自己,又沒有什麽感情。

然後平安還沒有出世,雲王就去世了,這樣子的平安,就是在父母皆無的情況下,在晉城的照顧下長大。其實說起來,晉城才比平安大五歲多點。

對於變黑了臉的皇帝,余穎根本就不在意,接著說下去。

“這一點讓我太失望了,因為我以為一個從小沒有父母照顧長大的人,應該懂得父母雙親對孩子的重要性。但是平安太讓我失望了,為了一個女人,就完全忘了一個做父親的責任。”說話的時候,余穎的臉上帶著失望。

“可是也許平安還只是年輕,一時之間就沒有學會控制住自己。”皇帝不得不替平安解釋一下,畢竟在他看來,平安應該只是覺得和那個女人特別地投契。

但是當余穎那雙美目看過來的時候,嘴巴裏吐出“呵呵”的聲音時,皇帝突然間感覺自己解釋不下去。

於是皇帝趕緊打個哈哈,“是啊!平安這孩子,朕也感覺在這一點上頗為過分。”

其實皇帝在知道難產的原因時,也是不知道說平安什麽好,就是那個柔弱女子是真愛,也要遵從規矩好吧!一個無名無分的婦人瞎撲騰什麽?以為把雲郡王妃除了,就輪到她上位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