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五章 姐妹(第2/3頁)

但是胭脂卻說:原本的宗族已經回不去,像她們這樣淪落風塵的女人,回去也過不上什麽好日子,說不定直接被送到某些娶不到媳婦的窮地方,給別人當媳婦。

聽了這種說法,余穎想了一下,的確是有這可能,女人失貞,往往倒黴的人是女人,說不定會被浸豬籠,不得不說胭脂她們的故鄉,是回不去了。

說起來,有時候就是這樣的讓人嘔得慌,明明胭脂是做善事,卻沒有好報,被救的人賣進花樓。有句話正可以形象:好人不長命,禍害活千年。

那麽,該怎麽辦?余穎思考了一下,其實說起來兩人最好能嫁人。

不是余穎甩包袱,其實余穎本來就是來完成任務的,甚至這任務的調查,還不知道要花多少時間?怎麽也不可能一直帶著她們?

另外余穎是女的這件事,是不打算告知她們姐妹的。甚至余穎感覺自己以後會遇到追殺,所以不讓兩個女人嫁人,又該怎麽辦?

當然細一思考,余穎打算讓她們姐妹換個地方重新開始,畢竟在東洲說不定會遇到認識的人,而到了別的地方就少了不少被拆穿的可能。

雖然姐妹兩人墮入風塵中,但不是壞人,甚至為了和過去斷開,二妞故意把自己的行動往粗糙裏走,說話的嗓門加大,那麽為什麽不讓她們換個地方開始?

於是余穎想了半天,終於想出了一個地方,看樣子找機會把她們姐妹送過去。

另外余穎知道有句話說強龍難壓地頭蛇,就是資料不對等,所以余穎派阿一拿銀子,砸出不少情報,首當其沖的就是有人發布信息,花了不少銀子準備抓一個道士。

抓道士?余穎不知道怎麽想到那個被暗算的紈絝子弟,難道是他發布的?呵!余穎就把這一條扔一邊去,找死,不過余穎沒有在動手,反正已經暗算了那人。

另外余穎還讓阿一注意一下,玉京觀的觀主。

兩個人因為百花會上,談起崔曼妮的事,結果是意見不一,不歡而散,甚至搞得兩人有些嫌隙:帶著這麽多懷疑穿越而來的余穎,是絕對不會喜歡崔曼妮那一支的女人,

這炸毛的老道士,覺得恨不得當場就給余穎幾下子,但是最終壓下自己的氣惱,而余穎敬而遠之,同時感覺自己要小心,腦殘粉的戰鬥力很強大。

要知道老道士當場就給余穎的臉色看,要是再住幾天玉京觀,說不定會被老道士揍,所以余穎一看,正趕上百花會結束得時候,跑了。

再加上胭脂姐妹的原因,余穎幹脆搬出來,不住玉京觀。

不然就是有句俗語說:吃人家嘴軟,拿人家手短,和觀主爭論起來,也沒有什麽立場。

所以余穎才不會為了省銀子,住在玉京觀裏。反正余穎有錢,這個世界,除了有神外,還有鬼,可以說余穎掙銀子還是很容易的。

這一次原千嬌的遭遇,讓余穎確定一件事,那就是原主那一支的女人,應該都是被規定走那一條路。

而崔曼妮那一支,和做丈夫的,應該還肩負著監視、監督的作用,應該傳了好幾代,結果到了原主這一代出了事,就是不知道那一世,原家的人是什麽下場。

穿過來的余穎,更是搞亂了所有的一切,所以原家的人呢,都倒黴了。想到這裏,余穎琢磨著找機會去探一下原千嬌,這時候的原千嬌應該知道一些什麽。

不過余穎加緊探查崔曼妮是從哪裏來到東洲?很快余穎就找到東西,偷看到了資料,根據官府的婚書登記崔曼妮是繼妻,是前房妻子的妹妹,都來自南洲。

呵呵,北洲、西周、東洲、南洲,終於是東西南北都出來,如果再往前查會怎樣?

余穎想到這裏有些無奈,只怕這再往前,還是這樣的套路。只能說原主這一家應該都是棋子的身份,只是因為有一個棋子突然跳出棋盤,結果是滿盤皆輸。

想到這裏,余穎有些想要接著查下去。

然而余穎轉念一想,等著把胭脂姐妹送到地方再說。

不過余穎知道那個紈絝子弟能不能出現,因為說起來那個周成昆身邊的勢力,說起來說大不大,說小不小,余穎雖然不怕,但是就怕對胭脂姐妹出手。

最終余穎決定把胭脂姐妹,托人送到玉京山附近的村莊裏,那裏余穎曾經除過鬼怪,所以那裏的人家,對余穎很是尊敬,她們姐妹到了那裏,最起碼不會太被排斥。

為了不讓人察覺胭脂姐妹的來龍去脈,余穎特地帶這胭脂姐妹,去了另一個城池,然後把她們送到遠行的車隊裏,兩個女人準備和余穎告別。

“胭脂,你以後記住有時候做善事,要量力而為,切記東郭先生的故事,切記!”余穎在分別的時候,叮囑了一下胭脂,東郭先生的故事也是余穎說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