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章(第3/3頁)

於是余穎最怕的是陽陽也是這樣,幸而這時候的陽陽還小,應該要加強注意,要知道這脾氣秉性是天生的,而且男人一旦熱血上頭的時候,常常就會幹出不尋常的事。

琢磨一下,余穎還是有點信心的,陽陽應該會學會考慮一下。

至於準備做什麽,就看將來陽陽這個孩子自己的選擇,人的性子雖然是天生的,但是後天可以調教。

但不管怎麽樣都是需要讀書,因為讀書明理。

只是要怎麽讀書,又是一個問題。

余穎也算是穿過不少世界,所以對儒家學說可以說頗為了解,其實儒家的東西,的確是有精華的部分,比如有位大家就說過:君為輕,民為貴。

但是聖人的話,不等於後人一定認同,後來往往是民為輕,君為貴。

事實上,為了把儒家推銷給統治者,所以儒家的很多東西都遭到了閹割,而三綱五常倒是應運而生,搞什麽君君臣臣、父父子子。

還有什麽雷霆雨露皆是君恩,也就是說,臣子受到別人的冤屈,被皇帝殺了,也不應該怨恨皇帝。

其實余穎認為這些話都是狗屁,要真的是這樣,就應該沒有朝代的更替,也就沒有那些造反人員,而那些尊貴皇族的人員,更加不把人命放在心上。

所以余穎是在陽陽開始讀書啟蒙的時候,親自給他開蒙,因為余穎不希望陽陽成為第二個方孝孺,竟然和皇帝直接對著幹,那是不知道變通的人。

就算是對皇帝不滿意,也絕對不能在明面上表露出來,這是需要講策略的。當然對於這一點,余穎不會明晃晃地說出來,只會悄悄地談。

而他們現在居住的小山村,屬於李氏王朝,將來早早晚晚就卷入這場戰爭中。那麽居住在這裏的他們,也會麻煩,所以余穎打算換地方住了。

“三娘子,真的是打算走了嗎?”村裏的人知道之後,就有人來問。

這些人裏,不乏有心想跟著余穎一起走,畢竟小山村其實就沒有幾畝田,他們生活來源多是靠山吃山,但是在三娘子一家沒有來的時候,勉勉強強能過活下去。

後來三娘子一家來了之後,算是有了更多的收入,日子過得好了不少,但是一旦三娘子一家走了之後,這日子可就難說了。

畢竟他們家裏的人,沒有三娘子的師父那麽厲害的人。

當然也有認為三娘子離開對他們來說,並沒有什麽大礙的,甚至其他人走了的話,他們可以活得更好,沒有人和他們搶奪資源了。

對於這一點,余穎倒是沒有在意,因為有些人不願意離開家鄉。

於是有人要跟著余穎一家人走,有人卻要留在這裏,不管怎麽樣,余穎都沒有幹涉他們的選擇。

等著他們做好決定之後,余穎就帶著人上路了。

當然他們都是選擇能繞開那些李氏王朝的地方,終於進入新的地方,小山村的人聚集在一處,余穎甚至幫著他們買好地,那些村裏的人很快就安下家來。

余穎倒也是把家建在附近,但是底盤比較大。

因為余穎打算建一所書院,畢竟陽陽是個男的,這時候雖然沒有科舉,但是有名士,有時候名士的頭銜。還是蠻不錯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