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章 難得糊塗(第3/3頁)

那麽和劉家解除婚約後,就意味著萬一有什麽事,櫻娘得不到任何支持。

就算是是小鎮上的人,和任賢弟關系不錯,但是一旦牽扯到了自身利益就很難說。

但是譚先生同樣知道,一個不受未來婆家人待見的小娘子,就是做的事情再多再好,也不會得到婆家人的歡心,其實真的到了這時候,就只能是快刀斬亂麻,和那個未來的婆家一刀兩斷。

不過因為櫻娘不是譚家的人,譚先生不但不敢做出這個決定,甚至還要再三詢問余穎。

就是怕將來有一天,劉熙有一天衣錦還鄉,而解除婚約的櫻娘,卻只能當個最平常的婦人,這落差太大,讓櫻娘後悔自己當初的決定。

其實在譚先生看來,這決定做的對極了。

但是譚先生他也見多了那種做了選擇,卻因為在之後吃過很多苦頭,又在後悔自己當初選擇的人。

那些人一般會自怨自艾,當初自己為什麽會做出那種選擇?如果選擇的是另一條路,也許就會順順利利、風風光光的。

甚至有人還會遷怒於,那些沒有反對他們當初做決定的人。這就是譚先生問了余穎好幾次是否真的下定決心的原因,他不想著櫻娘將來也是那種情況。

但是如今一看,就知道櫻娘想的很清楚,雖然不知道小娘子是怎麽想的,但是譚先生感覺,小娘子應該在經歷過父親亡故這件事之後,一夜之間成熟起來。

果然,沉痛的打擊是讓人最快成長起來的動力。

其實在譚先生看來,任賢弟做起事來也是頗有章法。唯一可惜的是,弟妹死的太早,走了之後,還將任賢弟的心也基本都帶走了,正所謂情深不壽。

於是譚先生嘆了一口氣,說道:“櫻娘,要知道女子退過一次婚的話,那麽......”說到這裏,譚先生不知道該說些什麽好。

退親,不管責任出在那一方,女方是最倒黴的。

“伯父,再差能比自己小命不保差?”余穎說道。

只是這話語中,譚先生能聽出來,那種苦澀,就聽小娘子接著說:“在他們眼裏,先父就是一個獵戶,而他們應該覺得自己是所謂的書香門第,根本就是不相配。”

其實譚先生也知道說起來,兩家人算不上是門當戶對,但是一個真的書香門第人家,會看上劉家這個破落戶嗎?

也就是任賢弟這人心地好,才會對所謂劉家處處幫忙。

所以這時候,他們夫妻兩個人彼此對視一眼,卻只是張張嘴巴,卻說不出什麽話。

“原先先父在的時候,能夠打獵,給他們銀子,現在先父去了,那麽沒有人給他們送銀子了,那麽我這一個孤女如何配得上他們?”說到這裏,余穎嘴角浮現出一個自嘲的微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