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四章 很難叫醒裝睡的人(第2/3頁)

“那就好,娘要記住,你要是對任家不感恩,那麽說不定不讓我進學,也不讓去參加科舉。”這時候劉熙不得不把最厲害的結果告訴劉太太,務必把這位囂張的氣焰打下去。

這時候的劉熙實在是不知道他娘,天天瞎琢磨什麽?

而且譚先生在前不久,偷偷給劉熙來了一封信。信是寄到書院的,所以劉太太不知道。

信裏譚先生給劉熙透了個底,劉氏家族要是知道他還活著,不會難為他的,因為劉氏已經換了族長,那個貪心的家夥已經被趕下台。

知道這個消息之後,劉熙對譚先生是很感激的。

但是譚先生在信裏卻說,這些都是任賢弟早就付錢讓人查好的,不圖劉熙什麽,希望將來劉熙有機會,遇到櫻娘有難的時候,幫櫻娘一把。

這也是劉熙在聽到他娘和齊媽媽在屋裏,準備算計余穎的時候,實在是忍不住的原因,老是算計任家人,這還是人嗎?

所以劉熙才會受不了,沖進來把兩個人的說話打斷。

劉熙所受到的教育,才沒有讓他做出太過出格的事情,但是從心底裏對自己的親娘真的是厭惡。

只是現在她是他的親娘,所以不得不忍著,但是那個齊媽媽可就難說了。

“真的嗎?”劉太太說道。

兒子走科舉這條路,可是劉太太她將來能否風風光光回到京城的金光大道,這可是大事!

看到劉熙很堅定地點頭,劉太太有些著急了,連聲說:“兒子,娘知道了,以後絕對不說任家的壞話。”

說到最後,劉太太掩住自己的嘴巴,就仿佛生怕壞話自動從自己嘴巴冒出來,同時眼睛轉了好幾轉。

“可是齊媽媽這個人嘴巴太碎。”劉熙說道。

這時候的劉熙,已經知道如果不把親娘的思想做通,那麽想要懲罰齊媽媽,他娘肯定不會願意,那麽這件事只能讓他娘自己做決定。

“那娘讓齊媽媽少說話,齊媽媽閑得慌,才會有時間想東想西。”劉太太趕緊道。

這時候的劉太太為了兒子的科舉大業,什麽都肯犧牲,再說也沒有讓她自己犧牲,齊媽媽是她的奶娘,應該明白她的想法。

更何況,劉熙為補貼家用,甚至也找活掙錢。

那麽齊媽媽多幹點活,不就是多掙點錢嗎?要知道沒有了任家的補貼之後,劉太太不得不典當一些自己的首飾,可是當鋪從來都是賤收,所以資產大縮水。

於是劉太太心痛自己的銀子減少,加上聽了兒子的話,給齊媽媽接了不少活,結果把齊媽媽每天累得要死,最終熬不住,在劉熙考上舉人後,準備進京的時候,終於病倒了。

對於劉太太來說,齊媽媽已經沒有用,恨不得一腳踢出去,以免浪費自己家的糧食,當然也不會給她吃藥。

看到這裏,劉熙已經不感覺心寒,他的親娘說到底就是一個極其自私自利的人,只怕如果她的親兒子要是有了難,她也會第一個逃跑。

劉熙看不下去,就留下些銀子,把齊媽媽托付給一家人家,托他們照顧一下。

後來齊媽媽去世的時候,那家人很厚道,就把剩下的銀子都用來做一場法事,把齊媽媽安葬了。

知道齊媽媽死了之後,余穎倒是感嘆一聲,前一世原主的死,多多少少和齊媽媽有些關系,所以余穎可沒有想著去拯救那個老太婆。

既然是劉太太的忠仆!那就為她的主人劉太太盡忠吧!至於齊媽媽心裏苦不苦是她自己的事。

其實應該不苦,在齊媽媽心裏為了劉太太可以赴湯蹈火,過一段時間的苦日子,應該是心甘情願的,正是所謂的安之若素,甘之如飴。

想當年原主有近三年的日子,不也是拼命幹活,可以說,為了劉家付出了一切,也沒有說什麽。

那麽齊媽媽過了這些年,應該也算是償還了原主全心全意相信齊媽媽,卻被齊媽媽欺騙到底的仇怨。

在原主的記憶裏,齊媽媽在她死之前,還活得很滋潤,結果現在要死的人不是余穎,而是齊媽媽她,想想就有些意味深長。

原主的仇算是報了一部分,至於劉太太也別想著有什麽好日子過,她雖然是劉熙的親娘,不過被宗族給休棄掉,她偷偷帶走劉熙,其實失和宗族對著幹。

所以一旦劉熙認祖歸宗,劉太太只怕沒有什麽好下場。

當然最主要是劉熙,也對親娘有了防備之心,誰讓劉太太盡幹不著調的事情!

不用看余穎就知道,劉太太想要過那種人上人的生活難了,說不定劉姓家族的人,會出手把劉太太和她的救命稻草劉熙分開。

哈哈!要真的是這種情況的話,那麽余穎就不知道該有多麽高興。

這對劉太太來說,是一個多麽沉重的打擊,要知道余穎看的出來,劉太太眼裏全是要回到從前風光時刻的野心。結果青雲路斷,只怕劉太太要大鬧一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