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八章 13個任務完成(第2/2頁)

前人的錯誤,後人不得不買單。

就這樣,余穎決定建立了一個基金會,建立的宗旨,就是補貼某些沒有養老錢的老人。

而且這時候的國家,也意識到了這個問題,也開始著手解決人口老齡化的問題,於是一些新的養老方式,終於開始出現。

對於這一些新的變革,余穎是舉雙手贊同,個人的行為只是養老工程的一種補充,因為只有國家參與進來,才會讓老人們有了更好的養老。

當然余穎做事的時候,很低調。

對於余穎的舉動,兒孫們多多少少都知道點。

不過這些年的教育讓他們知道,母親的決定是從大局出發,他們都是支持的。

倒是外面有人感覺有些心痛,要是這些錢給了他們,那麽就不必工作,躺在錢堆上就行。

但是余穎卻對幾個孩子說:縱有良田千畝,不如薄技在身。

所以就算是有外人不忿,甚至想要挑撥什麽,最終也都沒有敢多說出來。

另外,因為這些年城市的發展,他們的村子也被劃入擴建的城市體系中去,可以說他們也要成為城裏人,很多人家都發財了。

於是趙家的一切,就被這個大消息給沖散了。

其實這些年,建東他們有了一個認知:有這功夫,還是多學點東西,靠自己的本事掙錢。

甚至連不能種地的建北,也轉變思想,去自己妻子的小食鋪做事。

而這時候,余穎的眼睛一點點變差,要換人工晶體,隨著科學的進步,這種技術可以說是微創,而且效果極佳,於是孩子們都搶著帶著余穎去看病。

不過余穎感覺自己已經活夠本,委托人的兒女都教導出來,一個個都有自己吃飯的本事,連孫子輩的孩子,都有結婚生子的。

錢也掙了不少,該給基金會的給了基金會。

當然每一個孫子輩,余穎都單獨設立基金會,給他們留下教育的費用。留下公證後的遺囑,余穎悄然按下返回的按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