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二章 心魔(第2/3頁)

而且十地的範圍太大,有好多個星系,不知道有多少宗派?

就是胡亂編造一個身份,也不見得有人揭破,因為沒有人知道那種宗派是什麽情況?

所以余穎就打算利用這個BUG,讓別人誤以為自己是某個大宗派的人,這樣就可以肆無忌憚的升級。

這是余穎在參考了所有的資料,得出來的結論。

所以余穎才會早早做了打算,一定要離開空蒙界,畢竟這二十多年,她的底細太容易被人調查幹凈,只有離開這裏,才可以放心大膽升級。

而且到了結丹期,余穎才有些能力,不再是只是一個小小螻蟻的身份。

當然余穎知道,就是到了結丹期,她依舊是個螻蟻,只不過是個大點的螻蟻。

但,誰不是從螻蟻一點點蛻變出來的?

所以余穎現在就想著怎麽依據規則,變成流浪修士。

在結丹之前,余穎感覺自己時間還是很充足的,甚至不得不找點事做。

那麽就是探索這個迷宮,余穎把這裏上上下下都探索一遍,誰知道這裏有沒有什麽好東西?

其實這裏的確是有些好東西,余穎倒是搞到不少,心裏美滋滋的,要知道死在這裏的人,留下的玉簡裏有不少技能,這對余穎來說很重要。

對余穎來說,這些東西一點點打開了新的大門,可以開闊一下她的思路。

要知道余穎對仙俠世界不明白,幸虧有系統的幫助。

其實在見識過民用法寶後,余穎隱隱有種想法,會不會有一天仙俠和科技會結合起來?畢竟它們在某些地方,是殊途同歸。

當然這個念頭,只是一閃而過,余穎就放開了,因為這一切絕對不會余穎看到。

現在的仙俠世界,怎麽樣的發展方向輪不到余穎發話。

畢竟余穎她的實力不夠強大,也沒有那個時間。

甚至余穎此刻,都不知道自己能走多遠。

事實上,余穎也沒有想到,她心裏的想法,最終實現。

歷史的車輪朝著那個方向而去,事情的發展就想余穎想的一樣,只是余穎早就不在這個世界。

就這樣,余穎忙碌起來,琢磨、修煉著自己的新技能,不停地練習著,施法的方法、身法,在系統的幫助下飛速熟練。

因為終有一天,余穎知道自己必須要殺出一條血路來。

在接任務之處,余穎還以為原主在內的一城人被血祭,是那種歪門邪道的邪派人士偷偷摸摸搞的。

但是自從和武先生談過之後,余穎心裏有了新的想法。

也許不只是邪道人士的作為?

這一刻,余穎就感覺自己的心,如同被冰凍住的感覺。

然後余穎不敢往下想,因為那意味著余穎就是升到化神期,也是白搭!事情就是這麽棘手!

甚至余穎一想到她有可能面對的修士,就不寒而栗。

事實上余穎都有些後悔,如果自己知道接受的這個五星級任務,是如此的坑爹,會不會不敢接?

可以說余穎對十地的情況了解的越多,越是感覺到了壓力,那種完成不了任務的感覺,一直死死壓在余穎心頭,都讓余穎有種想要哭的想法。

甚至在知道事態的發展,有新的可能時,余穎的那顆心一直在煎熬中,她的任務就是替原主討一個公道。

可是為了完成任務,甚至有可能搭上自己的靈魂,值得嗎?

也許會有人認為不值,既然99.99%的可能無法做到,那麽幹脆不完成任務。

反正系統現在的界面,余穎就可以直接回到空間,也就是任務不完成,然後再損失一部分因果點,但是靈魂絕對不會有事。

但是余穎是個重活之人,在她被撞之後,之所以不死心想要活著,不就是害怕自己的親人沒有人照顧。

在祂選擇讓余穎做任務掙因果點,對余穎來說,祂對余穎有大恩。有句話說:點水之恩,當湧泉相報。

而且如果沒有祂的幫忙,乖乖和余偉還都是有病,不知道有沒有救?

再加上,這個委托人應該把希望寄托在余穎身上,但是余穎卻抽身離去,只怕原主應該絕望。

余穎曾經看過一句話:大寫的‘人’,脊梁是筆直的,人格是閃亮的,余穎在每一次做任務的時候都是以此為鑒,余穎的理念讓她無法忍受不戰而逃的行為。

既然余穎知道血祭這種事情要發生,絕對要對抗到底。

因為不反抗的話,那麽下一次血祭的範圍,說不定要整個星球。

事實上,如果是高位修士想要掩飾的話,說不定就會掩飾過去。那麽根本就不知道是怎麽一回事的人,就有可能成為第二個、第三個......祭品。

我一定要堅持下去,這是余穎在最終下定的決心,寧可死了。也要努力完成這個任務。

就這樣,余穎最終挺過這一次心靈上,因為任務造成強大壓力,從而可能帶來的三觀崩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