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一章 和皇帝密談(第3/3頁)

想到這裏,皇帝的臉色微微有些變化,身上的氣勢有了些變化。

這讓吏部的官員都有些心裏惴惴不安,最終皇帝沒有說什麽,只是示意吏部尚書調動了三個官員,分別是李哲軒、劉烿的丈夫羅勇、韋玲瓏的丈夫王晟。

皇帝的變化,讓吏部尚書看了出來。

能爬上吏部尚書的人,也不是傻子,事實上這一次官員的評價,他還是比較嚴卡的,但是卡得再嚴,也有蒙混過關的。

吏部尚書對李哲軒、羅勇、王晟的調動,是保持一種謹慎的態度。

吏部尚書並不相信,皇帝會無緣無故提拔他們。

那麽,是怎麽一回事?

會不會是有人在皇帝面前說了他們的好話?

其中最令吏部尚書最懷疑的人,就是新上任的禁軍大將軍蕭唯松,說起來這三個人多多少少都和他有些關系。

所以,蕭唯松有沒有動手腳?這是個值得注意的問題。

其實說起來,吏部尚書和蕭唯松並沒有什麽私人恩怨,只不過對於蕭唯松的身份,他是頗多忌諱。

這可是不少寒門中的有識之士統一的想法,甚至是聯合起來打壓蕭唯松。

在他們看來很多時候,世家的權勢太大,是造成朝廷滅亡的重要原因,鐵打的世家,流水的皇朝。

那麽作為一個有識之士,就應該防止出現一個世家的崛起。

所以他們才會在各個方面瓦解蕭唯松的勢力,可惜的是,蕭唯松的崛起竟然還是無法阻止。

北苑在沒有太多外力的幫助下,迅速發展起來。

這其中,他們也曾經派人想要搞什麽小動作,也被蕭唯松發現,甚至砍掉了不少針對蕭家行動的人,可以說在對蕭唯松的行動中,他們大敗。

所謂的聯盟直接就完蛋,基本沒有人再把矛頭對準蕭唯松。

更可怕的是,這就讓他們原本就有些矛盾的關系,最終是分崩瓦解,變成一個個小的團體。

其中吏部尚書心裏最為懊惱,畢竟在剛開始的時候,他是整個行動最積極的人,很懷疑蕭唯松會不會知道他曾經針對過他?

希望蕭唯松不知道,但還是要注意,有些事情應該早作準備,實在不行,就提前隱退。

於是出來之後的吏部尚書,摸了一把頭上的冷汗,上了自己的官轎,閉上眼睛,要好好盤算一下,該怎麽做才能讓蕭唯松失去聖心?

這絕對不是一件容易事......

想到這裏,吏部尚書有些眯縫的小眼睛,眯得小了幾分。

看樣子以後要多加小心,蕭唯松也太狠了,把原本很多和他做對的人,都統統宰了,甚至是以異族探子的名義處死。

對於這一點,蕭唯松是一點也不心虛的,因為那些人為了想要除掉蕭家,真的是聯通異族,被蕭唯松抓個正著,被余穎追查下來,不少邊關的官員紛紛落馬。

之所以會這樣,是因為蕭家很警醒。

這些年余穎,一直還在追查蕭唯松的差點喪命這件事,再加上阿一的神出鬼沒,終於查出來不少事情的余穎,說實話很不明白某些人的邏輯。

就因為蕭唯松出身已經沒落的世家,就認為蕭唯松一定要光復世家往日的榮光?

這是什麽邏輯!

其實蕭唯松也看出來世家的確是不可能恢復,畢竟大一統下,沒有什麽世家可以在留存下來,蕭唯松只是希望蕭家人能夠正常地生活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