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七章 算計蚨嫣然(第2/3頁)

畢竟後來的李哲軒為了自己,想要除了蚨嫣然。

現在蚨嫣然為時已晚地發現,自己的所作所為只有讓人不敢相信這是真的,一個女人竟然敢插手政務,心有多麽大?甚至應該被成為野心不小。

這種情況簡直就是讓她的兒女,基本沒有活路。

那麽他們一家人,只能是死路一條。

想到這裏,蚨嫣然渾身有些抽搐,不知道是因為生病冷的?還是想到以後的遭遇被嚇的?

如果早知道是這樣,她就......

可是,有句話說的好:這世上就沒有賣後悔藥的。

另一邊的李哲軒,也是一條死狗一樣躺著。

雖然李哲軒他很廢柴,很多東西都沒有太放在心裏,但是他畢竟是男人,知道的事情要比蚨嫣然多。

甚至李哲軒能感覺出,這一次他們所在的位置也不是刑部大牢,怎麽看都是皇帝的心腹去辦的。

所以到了這個時候,李哲軒只求速死,有什麽說什麽,在死之前他並不想遭罪。

甚至李哲軒心裏,還知道這一定是蕭唯松在整他們一家,蕭大娘子的事情絕對是有人知道了。

要是早知道是這樣的情況,李哲軒苦笑了一下,他絕對不會答應蚨嫣然的做法。

其實真的說起來,蚨嫣然和李哲軒倒是先商量了一下,只是那時候兩個人正是情深無比的時刻,為了蚨嫣然,那時候的李哲軒他可以為蚨嫣然,上刀山下火海。

所以蚨嫣然想要除掉蕭大娘子,李哲軒他並沒有猶豫什麽。

而是很爽利地同意了這個主意,畢竟這樣的話,他和她就沒有中間身份的障礙,而蚨嫣然也有了更好的身份。

要知道蚨嫣然在跟著來上任的時候,一直是以夫人自居的,所以一旦蕭大娘子還活著,那麽她只能是個妾。

更坑的是,大梁朝很忌諱把妾室扶正。

如果真的有官員敢這麽幹的,那麽仕途斷絕。

當然為什麽會有這個忌諱?一般人都不知道最終的原因。

當然新皇帝知道一點,那就是因為開國皇帝就是吃過妾侍扶正後的那種虧。

開國皇帝親娘死了,皇帝的親爹扶正了愛妾,那個愛妾處處刁難、算計嫡長子,皇帝吃了不少苦頭。

所以開國皇帝自然不喜歡那個扶正出來的後娘,畢竟有了後娘就有了後爹。

後來為了美人沒了人性的‘後爹’,為了省幾兩銀子,就把大兒子送進軍隊裏,讓還沒有成年的他去送死。其實說起來,這個家原本就是第一個妻子的嫁妝。

所以皇帝發達後,就根本沒有管那個不知道淪落到了那裏的後爹,只把自己親娘遷入皇陵。

更因為皇帝自己在入伍後,就偷偷改成了自己親娘的姓氏,所以愛美人勝過愛兒子的‘後爹’,怎麽也沒有想到自己放棄了什麽。

開國皇帝在死之前,都最痛恨那種以妾為妻的男人,所以大梁朝就多了這個無形的規矩。

再說李哲軒和蚨嫣然的口供送到了皇帝面前,皇帝飛快地看了起來。

其實怎麽看,就是還有一個掩藏在後面的人,在對蕭家出手,那麽會是誰?

蕭家,以皇帝的了解,整個家奉行比較低調的生活,吃穿並沒有講究。

當然蕭家現在,也不會太低調。

畢竟蕭唯松現在是皇帝的眼裏,是那種可以放心的臣子,可以說有聖寵。

其二就是蕭家,也算是高顏值的人家,各個人長得都不錯,賞心悅目的,就是一個帶面具的,也是很神秘。

把口供命人給蕭唯松送去,畢竟蕭大娘子應該也想知道原因。

那麽誰在幕後?這個問題知道口供的人都在想。

余穎拿到口供,看了看。

其實蕭家的事情,余穎一直追查中。

只不過在北苑的時候,更多是猜想,沒有行動,畢竟離京城太遠,容易打草驚蛇。

早就在北苑的時候,余穎就想過,可以換個思路去想,畢竟蕭唯松有段時間的官職升降,一直是有人在後面做鬼。

有一部分是北朔的官員,更有來自京城的勢力。

更多的出手官員也是聽了別人的挑撥,那麽挑撥的人,就是在故意對付蕭家,其實余穎最終把目標對準了一個地方,會是哪裏的官員嗎?

到了京城後,余穎加強了追查的力度,有阿一在,就是皇宮裏也可以溜達,所以余穎很快就查出不少東西。

余穎在追查的過程中,一點點發現蜘絲馬跡,一點點還原過去。

最終確認蕭家的遭遇,應該不僅僅是官場的爭鬥,比如原主的為什麽死的那麽慘?余穎能確認還有別人再一次插手,比如蚨嫣然,以及挑撥蚨嫣然的幕後人。

余穎為原主感到悲哀,怨不得死的時候,根本就不知道是怎麽一回事?

那麽原主是怎麽得罪了那一位?

余穎扒拉一圈原主的記憶,有些不知道說什麽的感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