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二章 送走尚書(第2/3頁)

可以說這一次,不少官場上的勢力大受打擊。

尤其是吏部尚書,雖然他的能力還是不錯,但是家裏養了一群豬隊友。

吏部尚書一向是忙於官場的事情,就沒有時間管教孩子,於是孩子們就有些養歪了,最終惹了不少禍事。

讓一直抓著尚書大人小辮子的蕭唯松,趁機把吏部尚書家的黑資料送到參人的禦史手中,結果就是吏部尚書被狠狠彈劾一番。

事實上新皇也希望吏部的人,是他的人。

所以雙方角力之後,前吏部尚書就被一擼到底。

不過老奸巨猾的尚書大人,總算是保住全家人的命。

最終前吏部尚書一家人是有些黯然離京,因為被削職為民。

知道這一切之後,蕭家人很高興的,蕭唯松沒有時間去看,而余穎有時間。

到了那一天,余穎她特意騎著馬,帶著蕭大郎去看吏部尚書他離開。

在他們一家人走的時候,還是有一部分人去送,畢竟前吏部尚書的兒女們,一個個都早已是婚嫁完畢,所以京城裏有不少關系。

這一次連出嫁的人也來送別,畢竟這一次分別,不知道什麽時候才能再見?所以這時候場面是一片悲慘,很多來送別的人都是哭哭啼啼的。

因為吏部尚書原本也算是位高權重,他的女兒、孫女一個個都跟著沾光,嫁在京城的真心不少。

只是尚書大人的事情一出,女眷的日子難過了幾分。

簡直就是一個個女性都在哭。

余穎看到這個場面,並沒有動容,對於吏部尚書一家也沒有什麽憐憫之心,畢竟蕭唯松和原主都被他們之間的黨爭害得差點沒命。

這還是不說,後來蕭家進了京城後,這老頭子還想算計蕭家,使的招數還十分陰損,竟然準備假造蕭家勾連番邦,誓要弄死蕭家的人。

一直關注他行動的余穎一看大怒,這是什麽行為?

竟然是恨不得蕭家,是抄家滅族的下場。

於是有人想要放捏造材料的時候,被余穎當場抓個正著,把事情鬧到禦前,終於把那個老頭子給送到監牢裏。

只是前吏部尚書很狡猾,就是設計別人,也是動動嘴巴,實際執行的是別人,並沒有什麽文字證明,甚至連負責出面辦事的奴仆也自殺掉,最終查無實證。

最終皇帝不得不只能是擼去前吏部尚書的官職,但是老頭子的命是保住了。

這時候余穎就把他家兒孫那些做的壞事事,一件件都挑了出來。

老頭子太狡猾,但是他的兒孫滿屁股都是把柄。

最終皇帝把吏部尚書家裏人的資料一看,氣炸,那一家人都是什麽人?

同樣蕭唯松也氣壞了,差點被人陷害成是勾結番邦的人,想想就生氣,怎麽可能!

一想到全家人,有可能被那些被蒙蔽的人弄死,蕭唯松感覺到了可怕。

所以蕭唯松想了一下,決定以後辭職不幹了,自己手裏沒有權,自然不可能去勾結外敵。

皇帝當然不傻,自然不同意。

對於吏部尚書的所作所為,皇帝原本就是深惡痛絕,再加上蕭唯松打算撂挑子,這怎麽行?

於是下旨,吏部尚書趕快離京,而尚書這一脈,不準參加科舉五代。

這一下,對吏部尚書一家是個沉重的打擊,也就是說,很多一段時間裏,他們家連個秀才也沒有,最多能當個土地主。

可以說這是個極為沉重的消息,氣得前吏部尚書吐了血。

這也難怪前吏部尚書氣得吐血,因為他的家族也許永遠不會再有踏上仕途的機會。

畢竟土地什麽的,雖然牢穩,但是太過看天吃飯,在天災人禍面前,區區一個土財主根本就無法承受的起。

另外就是沒有官身護著,家裏的良田能保住多少?

這都很難說,所以老頭子才氣得不行。

就是到了現在,老頭子也很不舒服。

那些人來送別的時候,看見老頭子的臉色還是黃黃的。

余穎的目光很敏銳,發現吏部尚書整個人老了足足有十歲,余穎也沒有感覺什麽難過,甚至有一句話送那個老頭子:老而不死是為賊。

“大郎,你看見那個老家夥了嗎?這個老家夥心可黑了,千萬記住有些人為了除掉對手,什麽都做,這種人還真的不少。”余穎說道。

要知道這時候的大郎已經準備踏上仕途,那麽就應該告知他整個過程。

當大郎看到前吏部尚書一家悲痛準備離開時,也沒有什麽同情心,畢竟那位的主意要是成了,輕則蕭唯松被解職,重則全家人一起去死。

說實話,不但余穎看見前吏部尚書的人,對面的人也在悲傷中注意到了蕭家人。

於是這一刻,她們都恨不得罵蕭家人一頓才好,可是不敢罵,但心裏無比憤怒,恨不得瞪死蕭家人。

因為這一次的分別,對她們來說,意味著娘家不再是她們的支撐,所以看余穎、蕭大郎的目光裏,多是帶了幾分氣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