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章 關於孝道(第2/3頁)

知道這一點的時候,余穎整個人就不好了。

在她看來,照顧老人,甚至給老人養老送終,那是做兒孫們應盡的義務。

這一點,不容置疑。

畢竟每一個人都會老,都會有需要兒女供養的一天。

但過於強調所謂的孝道,並不怎麽太好。

一個不好,孝道就會被某些人利用,成為他們手裏那把殺人不見血的刀。

就像余穎曾經知道的一個案例,有一個女人因為和丈夫的感情不好,就不喜歡自己生的兒子。

等到丈夫死後,那個女人就帶著嫁妝,帶著兒子改嫁。

改嫁之後,那個女人和後嫁的夫君兩個人夫妻感情不錯,又生了幾個兒女。

於是,前夫的兒子就比較礙眼。

她就打算把前夫的兒子,送到夫家的兄弟家。

當然她做得還不錯,拿出一筆錢,算是前夫的家產,算是全部還給前夫。

就這樣,讓後面嫁的夫君送兒子走。

結果半路上,這個繼父就以親娘的名義,把孩子賣了,那個孩子成為別人家的奴仆。

等到後來,那個孩子長大,於是就把親娘告了。

在接受現代教育的人看來,是很正常的一件事,畢竟他有權利搞清楚是怎麽一回事?

結果皇帝認為子告母,大不孝,認為應該殺掉這個不孝之子。

聽到這個案列的時候,余穎心裏是哇涼哇涼的。

一個小小的孩童因為年幼無力,失去了自己的親生父親,不得不依靠母親,卻發現母親不喜歡他,更喜歡後來的弟弟妹妹。

其實,他那時候一定是心裏在哭泣吧!

等到被送走,卻被繼父賣掉,成為一個生死不受自己控制的奴仆,他應該是很絕望的。

他又是經過了什麽煎熬?才活下來。

等到他鼓足勇氣去告狀,迎來卻是當頭棒喝,直接就是被皇帝認定是忤逆大罪。

如果不是那個官員很認真,為了救他,想盡方法,聯系他的親生母親,終於把他從忤逆大罪裏救出來。

只怕在皇帝發話後,他就直接被砍頭。

所以看過這個案列之後,到了任務世界,她就先查查律法。

一看有什麽忤逆之罪,就要特別小心,因為知道要是有人利用孝道這個武器對付人,會很麻煩。

所以,余穎現在一看到什麽忤逆之罪就頭痛。

這不就是典型的依仗輩分,欺侮別人。

和後世那種我弱我有理,有異曲同工之妙,根本就沒有考慮一下做晚輩的心情和遭遇。

那個自認為英明神武的皇帝,就應該親身體驗一下那個孩子的遭遇,再來說什麽大不孝的結論。

當然余穎也知道那位鼎鼎有名的皇帝,根本就沒有經歷過這一切,他的一生就是很順。

出生後得到親爺爺康熙帝的青睞,帶在身邊。

等到親爹登基,他的兒子很少,早早地確立為下一代的皇帝。

可以說活得是美滋滋的,那裏會懂得那個孩子的痛楚?

有些時候,很多事情不親身經歷過,真的不知道其中的酸甜苦辣鹹各種滋味。

經過這個案例,余穎算是知道在這種的孝道面前,有些正常的人類需求,都有可能成為重罪的可能。

即使因為親娘的失誤,搞的做兒子的變成低賤的奴仆,也絕對不可以求個公道。

要是按著這個邏輯說的話,合著那個曾爺爺就是把戰王府的人都賣掉,周圍人也都是應該鼓掌,說賣得好。

emmmm,余穎想到這裏,有種想要打人。

靠!野蠻的社會。

說起來,這個孝道的帽子真得很重。

這是一代代戰王府裏的人,身上背著得最沉重的枷鎖。

那麽,就要想辦法弄掉枷鎖。

她不可想成為,戰王府裏一代代郡主的一個,成為和親郡主。

和親?

和狗屁的親。

余穎真的無法理解,戰王府的男人剛剛打勝,或者死在別人的手裏,就把他們的女性親人嫁過去和親,這是嫌戰王府的人活得太好吧?

而且,每一次戰王府的郡主都是這樣的命運,這也太過可怕。

怎麽看,戰王府的主人都是被人算計的命。

不過大面上,余穎已經知道不少戰王府的情況。

首先,戰王府在民眾眼裏,已經完全被惡魔化,所以就是出去買些日常用品,都要比別人貴上不少。

這不是欺負人嗎?

另外,余穎明白一件事。

這完全是絕了戰王府,在人心上搞個小動作。

還不用出什麽事情,就讓人心有了向背,萬一出了什麽事,那麽戰王府的人根本就是沒有活路。

余穎還真的沒有想到,戰王府的境況如此惡劣。

那麽戰王府的人做了什麽壞事?

是欺男霸女?

是搶占別人的良田?

還是做了什麽人怨天怒的事情?

沒有,這些通通都沒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