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七章 準備反擊(第2/3頁)

如果不是余穎穿過來,那麽戰王府裏的幾個孩子,最後還是死路一條。

切!

既然他要求戰王府當孝子賢孫,那就意味他認同這個世界的規則。

那麽他為什麽卻是暗中布置不少勢力?

不過,余穎很快就想出來原因。

只怕所謂的皇帝,對駙馬他頗多猜忌,即使他們的關系是親戚。

看上去,大長公主府頗有幾分風光,但那是駙馬和大長公主的緣故。

事實上,皇帝一直壓制著駙馬兒孫們的仕途,就是不讓出個高官。

當初陸家皇朝的一代皇帝,在皇朝建立之後,就不允許駙馬參政,就直接把駙馬想要成為高官的後路,給堵得是結結實實的,一點空隙都沒有。

當然在皇朝建立之前,是沒有這個條例約束的,駙馬可是給皇帝出了不少好主意。

至於駙馬這人,絕對不會是笨蛋,明白其中的緣由,只怕心裏會有所打算。

所以,余穎在拿到東西後,就開始準備。

在看資料的時候,做了更多的猜想。

雖然她這人不怎麽喜歡貪戀權勢,但畢竟也曾經是當過皇帝的人,自然有些明白那位高祖皇帝的心思。

這位駙馬,對自己原配妻子、兒女都這樣下狠手。

那麽等到他有了權勢的時候,會不會上來搶奪皇位?

所以,開國皇帝留下遺旨,務必要他的兒孫打壓駙馬,即使他娶的是皇帝最疼愛的女兒。

因為皇帝很明白,女兒出嫁之後,就是別的人。

如果駙馬起兵,那麽他的兒孫說不定有可能成為駙馬的俘虜。

既然有可能出現這種情況,那麽皇帝幹脆就把駙馬的所有翅膀砍斷,不讓他當什麽有實權的官員。

當然在對待戰王教育的時候,皇帝為了自己,也是插了一手,你不是說孝道為先嗎?那麽我就加個忠義無雙。

可以說,戰王府的一切人和物,凡是對皇家有用的,皇家就支持,凡是對皇家沒有用的,就加以破壞。

至於那些郡主們的事情,皇帝沒有插手。

因為他覺得做的太過,但駙馬堅持。

要是將來戰王府出來個明白人,自然不會和駙馬親近。

這是余穎這段時間裏,終於擼出來的情況。

對於這種情況,余穎真的是想罵人,一個二個都把戰王府的人當成踏腳石,踩來踩去,戰王府的人是怎麽前世不修?才惹出那麽多事情來。

余穎的手指敲擊著桌面,該怎麽辦?

既然戰王府和駙馬沒有血緣關系,那麽上陣打仗與和親的事情,管他們什麽事?

說起來,那一家獵戶姓楊,會不會還在玉龍山??

現在應該去查查。

但她有種直覺,楊家人只怕死絕了。

余穎想到這裏,下定決心,應該是開始籌劃怎麽走人。

因為她察覺到了駙馬的小動作很是頻繁,應該是在擴大自己的勢力。

只怕皇帝應該是有所察覺,皇帝和駙馬之間說不定會有一場PK,那麽戰王府遲早成為他們的戰場,趕緊準備走人。

當然在走的時候,該怎麽把駙馬和戰王一脈,並沒有什麽血緣關系的事情爆出去?

另外,余穎絕對不允許,駙馬往戰王一脈潑臟水。

別說什麽駙馬雖然沒有生下一代戰王,卻養育了他,所以戰王府就應該謹記生恩不如養恩大,就應該是替駙馬當牛做馬。

這種聖母言論,誰說誰就去做,不要硬逼著別人做就好。

那麽怎麽辦?

去官府申請斷絕關系!

只怕皇帝和駙馬都不會願意。

我去!

這時候的余穎倒是希望這是那種網絡時代,只要發個帖子,絕對是全國都會知道,根本無法隱瞞。

然而,現在不是。

不過,這時候的皇權並不怎麽堅固,畢竟大批的地方勢力,在分割著這個大蛋糕。

那麽,余穎覺得這倒是一個機會。

事實上,地方勢力對上皇權的時候,更多是一種妥協。

但那些桀驁不馴的人,心裏只怕是有不少意見,所以想要看到皇家笑話的,真心不少。

而且余穎知道,不管是到了哪個時代,文化娛樂活動是缺一不可的。

比如說,有唱戲的,也有說書的。

不錯啊,這是個機會。

看過N多網文的她,自然知道輿論的力量。

只是戰王府在京城裏的名聲太臭,就是想要洗白,也要非不少勁,甚至說不定效果不好。

可以說,也許花了十分的力氣,也只能讓別人半信半疑。

然後大長公主府和皇帝一發話,就前功盡棄。

那麽怎麽才能洗白戰王府的名聲?

事實上,對於在京城洗白戰王府的名聲,余穎是不怎麽認為能成功。

畢竟在這個京城裏,皇權占據了上風。

只怕在洗白的時候,不能在京城,而是在別的地方,尤其是那種地方勢力厲害的地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