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八章 文帝駕崩(第2/3頁)

其實這些年來,皇帝心裏是一直不怎麽放心太子妃。

就是因為感覺太子妃聰明過人,女人太聰明的話,也會很麻煩的。

而太子之所以不會愛上太子妃,也就因為太子妃太過聰明,簡直就是太子想要幹什麽,太子妃都猜得出來。

所以太子感覺自己在太子妃眼裏,就是一個透明人。

自己什麽想法都被另一個人知道,這感覺太糟糕。

太子這一點的糾結,其實皇帝知道,他是有點同情太子的。

但作為正妻,就應該聰明點,那種傻乎乎的女人是絕對不會成為合格的太子妃。

事實上,像太子生前喜歡的雲孺子,在皇帝眼裏就是一個生育工具。

總算是後來雲孺子生了一對雙胞胎,也算是合格的。

但皇帝後來發現,雲孺子生出的孩子,在智商上根本就無法和太孫比,連安平也不如。

他們的父親都是太子,差別就是親娘。

而雲孺子就是最差的一個,所以孩子的資質自然也最不行。

幸而有太孫在,皇帝感覺還不錯。

所以在不停地觀察了太子妃後,皇帝現在最信任的人名單裏,終於有了余穎一席。

另外,不管怎麽樣,太子妃是太孫的親娘,成為皇太後的她,對於穩定朝廷有很大的作用。

畢竟那些朝中重臣,在皇帝不能親政的時候,說不定會起壞心眼。

權利是最能腐蝕人心的東西。

有時候,人不是人。

相信這位即將上任的皇太後,不是坑兒子的,而是那種為了兒子可以犧牲自己的娘親。

而這一次,皇帝準備賭一把。

因為這時候的他已經感覺到虛弱,他的時間已經不多。

“那麽,在他還沒有成長起來之前,你會輔佐他,讓他有一天成長為一個合格的帝王嗎?”皇帝問道。

“陛下,兒臣願意。”余穎說道。

“好!”皇帝最後環視了一下周圍,然後說:“等朕死後,太孫登基,皇太後監國,朕希望諸位大臣忠心耿耿地輔佐新帝。”

“敬諾!”大臣們此刻都跪在後面,叩首道。

皇帝最終露出笑臉,然後駕崩。

“陛下!”

“皇爺爺!”

說起來,余穎是怎麽樣也沒有想到,皇帝竟然走的是那麽快。

那麽很多事情不得不推遲,畢竟給死去的皇帝治喪是最大的事情,什麽都要給這件事讓路。

事實上,刺客在被抓住的時候,就已經自殺。

只能等新皇登基後,再行追查。

等到皇帝駕崩的消息傳開後,京城上下一片哀愁。

而太孫被擁立為新帝,一個虛歲才十一歲的孩子就此登上皇位。

故去的皇帝謚號為‘文’,最終被葬進帝陵中。

他的皇後和他葬在一處,而太子在挨著他們安葬。

當然在太孫登基的時候,順便封了自己的父親先太子為帝,謚號為‘懷’,於是太子在死後幾年後,終於成為皇帝。

這一點文皇帝應該很滿意了,他最親愛的兒子終於也成為一個帝王,即使那是死後被冊封。

這是余穎知道文皇帝的意願,就告知了太孫。

而太孫則轉給禮部,禮部的人其實也是早就有所準備。

不過,就在新帝剛剛登基後,又接到好幾次噩耗,那就是被冊封在外面的王爺,一個個竟然也被刺身亡。

怨不得一個王爺,也沒有來參加文帝的葬禮。

當接到這個消息的時候,京城上下就是一驚。

這是怎麽一回事?

怎麽那些王爺也都會死掉?

原本那些有兒子的太妃們,打算等著文皇帝葬入帝陵後,就可以跟著兒子去過活。

結果等來等去,竟然得到這個消息,兒子們死了。

和皇帝一樣死了,這到底是怎麽一回事?

太妃們根本就不敢相信這是真的,她們這一刻都感覺是現在的皇太後幹的。

畢竟,這一次的最大得利者就是東宮一脈。

不是她幹的?

是誰幹的?

甚至慶東侯府就是她的爪牙,只怕那一次慶東侯府的人進宮,就是和太子妃商量這件事。

可惡!

一定要把皇太後的畫皮扒下來!

想到這裏,太妃們聯合起來,就跑到新帝第一次舉行朝會的地方告狀。

“什麽?娘娘們說是皇太後做的?有證據嗎?”有人問道。

不能說有可能,就一定是那人做的。

“要什麽證據?其他人都死了,就她們娘兩個活著,這就是證據。”

金殿上的大臣們面面相覷,不敢相信這個指控,這不太可能吧?

只是每一個人心裏,大都冒出點懷疑。

甚至,也有人認為這其中皇太後是不是真的出手了?

如果不是皇太後做的,這到底是誰做的?

而余穎坐在簾後則若有所思,如果那個下手的人,從一開始計劃的時候,就是把這些皇族一網打盡的話,那麽除了在東宮上失利外,其他都成功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