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九章 看望十七(第3/3頁)

當然對於這一位的身份,他們都是知道的。

雖然他們對陸家人很反感,但這位也算是倒黴的。

明明是文帝的兒子,可謂是正兒八經的龍子鳳孫,如今連個身份都沒有。

不得不,另外找個無子宗室成員的名下落下戶來。

不過,這也是不錯了。

還是皇帝寬宏大量,沒有計較,甚至是看在文帝的面子上。

誰讓這位有那麽一個親娘,明明是陸家犯下滔天大罪,卻趁機逃跑,這就不說,畢竟誰都有可能怕死。

跑了就跑了。

結果竟然跑到北方的卡魯部落裏,還紅杏出墻,給文帝帶了綠帽子。

就算是文帝活著,只怕這位也落不到什麽好處。

是個男人對於那種女人,絕對不會喜歡,那種吃著碗裏的看著鍋裏的,只會讓人厭煩。

所以這位即使倒黴的,也是幸運的。

倒黴是指他投胎到了陸家女的肚子裏,有了這種娘,只會帶來無盡的羞辱。

幸運的是,他又遇到皇太後、皇帝,皇太後將他送回京城,最起碼能給他一個安定的環境。

說起來,這位在外面應該日子過得並不怎麽樣,一看個頭就知道是怎麽一回事。算了,還是小心看著點,只要不違禁就可以。

在見過十七後,皇帝有時候會想起母親,說起來他記憶中的母親,是個溫和的女人,就算是有天大事情來臨,也沒有什麽懼怕。

說起來,母後真是一個好媽媽。

直到母後為了帝國的安危,親自前往邊關。

皇帝才知道,母後對他的好。

母後就是這世上是對他最好的人,做什麽事情都是考慮他的立場,寧可難為自己,也不會難為他。

要是十七的母親換成母後的話,應該不會做出那種事。

後來,京城裏的氣氛上有迷之尷尬。

因為路女王發出了檄文,檄文的大體意思是說:其實,當年文帝想要傳位給兒子十七皇子。

這一點,有文帝留下的聖旨為證。

想不到現在的皇太後,趁著陛下受傷的時候,竟然聯合慶東侯府的人逼宮,最終把皇位搶走。

這還不算,皇太後到了後來,還是不撒手。

為了一勞永逸的除掉後患,他們竟然喪心病狂地放火,打算燒死他們母子。

看到檄文這裏的時候,不少人瞪大了眼睛,這是什麽亂七八糟的東西?

在京城裏的人,可絕對不認同這種觀點。

畢竟當時文帝去世的時候,可是在眾目睽睽之下,很多人可以證明文帝根本就沒有提到十七皇子。

而且現在的皇帝,當時的太孫一直被文帝帶在身邊,教所謂的帝王術。

籍籍無名的人是十七皇子,說皇帝看中他,當其他人都是傻子嗎?很多人看到這裏都是皺眉,這根本就不怎麽可能存在著。

簡直是黑白顛倒,皇帝看到這個檄文原本應該是十分生氣。

但他看了之後,表情有些古怪,甚至是有些忍俊不已,肩頭上都有些抖動。

因為皇帝實在是忍不住想要發笑,但想到在朝堂之上,還是要憋著點。

之所以會這樣,是因為前不久他娘曾經給他寫了一封信,上面就提到很多可能。

在皇帝看來,她娘的想法太不靠譜,那些說話就是滿嘴裏跑舌頭,根本不可能的事情。

結果,現在一看,竟然和她娘說的套路是一樣的。

嗯!親娘的說法,現在和路女王的檄文簡直就是神相似,不知道的人還以為她們兩個人一個人。

事實上,余穎也看到這個檄文,也有些好笑,真的是太搞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