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六章 反王(第2/3頁)

在幾年的交戰中,鳳凰軍的地盤越來越大。

阿和十五歲的時候,余穎讓他加入鳳凰軍,甚至派他出戰。

一個士兵,只能在戰爭中才會快速成長起來。

另外,余穎還在私心上,讓阿和經歷一下戰爭,才會知道戰爭的殘酷。

等到他長大,就不會輕易發動戰爭。

但不輕易發動戰爭,並不等於畏戰,有時候有些問題只能靠戰爭解決。

還別說,廖家的血讓阿和並不怎麽懼怕戰場。

所以,鳳凰軍的人就漸漸接納了阿和。

當然,阿和出現的時候使用的是廖姓,而非胡姓。

胡姓的子弟也已經出來歷練,於是鳳凰軍上下都知道元帥後繼有人。

但具體是哪一位?

元帥並沒有說,但的確是有。

隨著繼承人的問題解決,讓鳳凰軍的凝聚力大大增加。

幾年過後,鳳凰軍的地盤擴大。

有大批人才回流,狄三郎夫妻也跟著回到大陸上。

這些年來,他們夫妻在鹿鳴島以教書為生。

當然,他們發現鹿鳴島上的教育,和大陸上不太一樣。

雖然,儒家的典籍的確是需要學習,但更多學的是其他,比如說算數、格物。

詩詞歌賦,那是興趣。

狄三郎夫妻過去後,感覺和兒子一比,差得不少,就開始新的學習。

結果狄三郎在格物上很有天份,張氏更多是用來寫文章。

夫妻兩個人活得極為充實,後來就是教書育人。

直到他們想要看看兒子狄晨,才收拾一切,到了大陸,小女兒也跟著回來。

當狄家人知道這個消息的時候,就找上門來。

再一次看到原來的狄家人時,他們夫妻才發現,他們和過去的他們有著太多的不同。

他們夫妻都有了自己的目標。

甚至他們的孩子也已經有了不同發展。

狄晨現在就是阿和的夥伴,所以將來的日子不會錯。

而那些留下狄家人,大都是境遇不怎麽樣,因為戰火也牽扯到了他們。

狄氏家族原本的房子,大都毀在戰火之中。

族人們在一次次戰鬥中死去不少。

如果當初他們留在那裏,沒有跟著余穎,是不是也死了?

看到一個個變得又窮又老的族人,狄三郎夫妻慶幸他們走對了路。

狄三郎夫妻拿出一部分錢,給族人讓他們有錢去蓋房子,還有去周轉一下。

好在狄家的人大都識字,有很多工作機會。

所以,他們並不打算一直扶植狄家人。

余穎早就給他們說過,職位只能憑個人的本領,而非是人情。

其實華夏人重人情,是好事,也是壞事。

當初世家、黨派(比如說明朝的東林黨)橫行的時候,皇帝忌諱世家、黨派,就是因為人情難破。

政令不如人情好使。

人情的網是越扯越大,做什麽不是想著對國家民族有益,而是惦記著人情往來。

一心想著人情的官員,就會一步步走向違法的道路上。

因為有太多太多的東西,他們不是依法做事,而是憑著情感做事。

所以在官場上,所謂的人情還是少一點的好。

雖然律法是無情的,但如果人人都去遵守,那麽才是公平的。

作為官員,就應該懂法、知法、遵法。

而不是因為人情的關系,把律法當成了兒戲,那麽就是對其他人的不公平。

為此,余穎要求鳳凰軍官員的妻子都要跟著學習,以預防某些人從後院動手。

余穎還在所有想當官的人前說過:想要發大財的,就不要做官。

因為官員的薪水,只能保證他們一家人的正常生活。

想要發大財,除非他們另外有正當的來錢渠道。

她也知道,這只靠官員個人的自我修養很難做到。

還有監察制度跟上。

世上就沒有完美的制度,一點點改正就是。

當然余穎也知道水至清無魚,在打仗的時候,是允許分一部分戰利品的。

這些年來,她一直在鹿鳴島訓練軍隊。

然後士兵們再輪流上大陸做保鏢的,以戰養戰。

所以她手下的兵士,是真正的兵,不會一上戰場就嚇得不行。

余穎之所以嚴格要求,是因為她知道,想要在亂世中登頂,就要是擁有一支鋼鐵意志,嚴明紀律的軍隊。

就這樣,狄家來人這件事,就如同水滴入海一樣,很快就消失了蹤跡。

余穎根本就沒有注意,她正在看一個帖子。

那是反王們準備結盟的帖子。

算起來鳳凰軍就是其中一個,余穎呵呵一笑,想不到他們是反王之一。

余穎最終並沒有去,而是阿一去的。

阿一去,就等於余穎去,

作為傀儡的主人,余穎有種同等的視角。

好在,傀儡的功力只比余穎強,所以對於阿一的安全,余穎是沒有什麽害怕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