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七章 西北廖家(第2/3頁)

說完,余穎手裏的鞭子直接點出一些人。

這三天裏,之所以沒有動,就是要看看那些女人是怎樣的人。

有性急的間,已經開始行動。

再讓鳳凰軍的人從中搞小動作,就釣出來一個個間是誰。

那些沒有問題的人,就被帶走,從此她們的生活有了新的篇章。

她們在走的時候,偷偷看了一眼余穎,吃驚非小,說好的男爺們呐?

明明是個大美女。

即使是一身戎裝,但別有一種風采。

送走那些人之後,余穎看了一眼那幾個被留下的人。

她們一個個手心有些冒冷汗,臉色慘白。還沒有進去就被人抓出來。

然後余穎說:“你們是來做什麽的,我心裏有數,你們自己心裏也有數。”

這句話一出口,有心人的臉色微微一變。

她們肩負的責任她們自己知道,但是被人直接點出來,那是另外一回事。

更加沒有想到的是,竟然一到都被人揪出來。

被留下的人中,有送上來的美人,也有美人帶來的仆從,被揪出來,甚至有最低等的奴仆。

甚至,連她們自己都不知道自己身邊的人是探子。

那麽,鳳凰軍是怎麽知道的?

有人這麽一想,簡直細思恐極,越想越怕。

余穎也沒有想著為難她們,而是揮揮手,讓人把她們送走,畢竟她們的心在別的地方。

再說那些反王回去之後,紛紛懊惱早年的時候,小瞧了胡家。

有人想,要是早知道的話,應該是早早拉攏為上。

也有人懊惱,早年的時候,怎麽沒有看出來胡家的厲害?就應該早早除掉。

然後,鳳凰軍又把那些派去做間的人送回來。

這操作,真的讓他們有些想要罵娘。

怎麽會這樣?

為什麽會被人識破?

不少人在心裏罵鳳凰軍太狡猾,就像是大魚把魚餌吃下去之後,魚餌吃掉,又把魚鉤吐出來。

還給他們美女。

但鳳凰軍根本就不搭理那些反王。

事實上,這時候的余穎已經聯系上西北。

說起來這些年來,西北還是土匪橫行,另外還有就是各個城市獨立。

但其實是危機四伏,畢竟糧食的欠缺是西北最大的問題。

余穎派人去聯系曾經廖家的部下,就有人來投。

最終余穎讓阿和、旦旦帶著一部分胡家人去了西北,之所以派阿和去,是因為他是正兒八經的廖家人。

已經快二十歲的他,現在的樣子很像他的父親。

雖然十幾年過去,廖家人死得差不多,但廖家赫赫威名,依舊是西北人最深的記憶。

所以廖家的旗幟下,一定會有不少人來投奔。

那麽兵源的問題,就可以解決。

這些年來,西北已經亂成一鍋粥,異族、土匪、兵士他們在不停消耗著人命。

人心想要安定,這是余穎之所以派人去的原因。

到了西北後,阿和就以廖家的名義打出來旗號,收攏人手。

這些年來,阿和既接受了儒家的學說,但同時也接受了別的學說。

甚至,遠遠比大鴻朝的皇帝還要學的多。

而余穎之所以會這樣,就是知道教育孩子的重要性。

一個人在三觀還沒有確立的時候,就應該開闊孩子的眼界。

讓他們知道人雖然自喻是萬物之靈,但在自然界裏卻又是很渺小。

有太多東西,人類還是一無所知。

因為無知,就失去了敬畏之心,這並不好。

余穎曾經在給孩子們小的時候,談起神話,會帶著幾分玩笑說:“說不定這月亮上,有神仙,也說不定這天上沒有神仙。”

“好想上去看看。”有人說。

“可是,我蹦不上去。”說話的時候,他又蹦了一下,還是落了下來。

余穎微微一笑,當然是蹦不上去,因向心力遠遠大於一個人向上蹦的力量。

向心力讓人不會離開地面。

摸摸他的頭,余穎說:“其實可以想想為什麽蹦不上去?”

雖然這個道理,余穎很明白。

但她並沒有太過拔苗助長,而是只傳授現代社會裏最基礎的知識。

現在遠洋航行已經出現,那些金發碧眼的外國人已經自己的遠洋冒險,他們已經來過這裏。

最黑暗的中世紀已經過去,所謂的文藝復興已經開始。

資本讓工業化開始萌芽。

而現在的大鴻朝還是那種君權神授,依舊是以農業為主。

看上去是泱泱大國,好像是一方霸主。

這並不行。

沒有進步就是退步,因為整個世界都在進步。

這也是余穎直接就下定決心,逐鹿天下的原因。

來這個世界,也沒有什麽攔住她的腳步之人。

既沒有什麽所謂的父皇,也沒有什麽長輩,這一次的她一定會走得更遠。

既然余穎打算重新建立一個全新的皇朝,那麽就在很多地方改良了官府的機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