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六章 殞命(第2/3頁)

一行人急匆匆的朝著紫禁城的方向而去。

跪在地上的內侍松了一口氣,好在這一次陛下沒有注意到禦輦的事。

等到禦輦走遠,他才擦擦額頭上冒出來的汗。

然後,再跟上皇帝的侍從隊伍。

只是那些緊跟著皇帝的人,都沒有注意到一件事,那些所謂的禦林軍,根本就不是原來那一批,而是鳳凰軍的人。

此刻,鳳凰軍已經掌控了大部分京城。

皇帝和他的人是一無所知。

到了紫禁城後,皇帝的禦輦是長驅直入,只是才走了一段時間,禦輦就停下。

這讓皇帝有些不高興。

他這是要急著回去嗎,搞定放火的事情。

原本最得力的助手,已經沒有了。

那麽,去放火這件事就要他這個做皇帝的親自監督。

現在的他,有些懷疑別人會不會聽話,想要死的人是皇帝,而不是紫禁城所有的人。

而且,他的兒子也應該到了。

體面會不會聽從他的命令,以身殉國?

這一點皇帝心裏沒有數,這些年來他和兒孫們甚是疏離。

威信也是有些下降的,畢竟鳳凰軍、廖家軍就在城外。

他這個皇帝很沒有威信。

最可悲的是,他感覺到自己的生命在不停的流失,黑白無常隨時可能來找他。

所以,放火是必須馬上做的事情。

那麽,為什麽才進入宮門走不多遠就停下?

“怎麽還不進去?”皇帝硬撐著說。

就在這時候,他聽到一個聲音說:“故人來訪,陛下就暫時停一下。”

這個女聲有些耳熟,皇帝一時間想不起來是誰?

於是他就探出頭來,第一眼看見的是一位穿著皇後禮服的人。

這是?

張後好久不見,皇帝都有些認不出來。

但皇後的正式禮服,他還是認得出來,這是應該被封宮的皇後。

他眯縫著眼睛看著,同時心裏想:這時候的皇後應該在後宮,怎麽跑到前朝來?

而且旨意上說封宮,合著這位竟然跑出來。

他很生氣。

因為這預示著他的話沒有人聽。

這是在找事!

這麽一想,皇帝氣沖沖地走下去,甚至沒有靠別人扶著,氣沖沖地看著張後,然後說:“是你,好大的膽子,竟然敢自己跑出來。”

“有何不敢?如今我是想陛下告辭的,從今天開始,你我夫妻是恩斷義絕,這句話我早就想說,但一直沒有機會說出來。”張後說。

說完,她就抓下頭上的鳳冠,往一旁的托盤上一放。

在鳳冠取下的時候,她感覺自己整個人都輕松了很多,終於解脫了。

跟著,她朝著另外一個人行了一個萬福的禮。

然後說:“我走了,多謝。”

說完張後就帶著人,走向紫禁城的出口。

從今天起,她會把過去的一切,都埋藏在這個紫禁城裏。

剛開始那幾步,她的腳步還是有些遲疑的。

畢竟她口中對這裏是萬分的唾棄,但最熟悉的地方還是這裏,將來要怎麽走?

她還是沒有一點點的成算。

她的將來會怎麽樣?

兒子、女兒會不會接受她的到來?

這都是一個個問題。

張後是沒有想到兒子會特意跟著來。

余穎剛才就沒有機會和她說,在拿到皇帝的玉璽後,余穎忙著怎麽把京城裏的老百姓安撫下來。

在經過皇帝身邊的時候,張後微微一遲疑。

因為說起來,她的行為是相當的大逆不道,是被很多人唾棄的。

另外,她還一手造成了京城的陷落。

可謂是典型的敗家娘們。

但此刻的皇帝已經顧不上張後,他正緊盯著一個人。

他有些不敢相信自己的眼睛,閉了一下眼睛,接著張開,完全沒有顧上離開的張後。

張後的腳步微微停頓了一下,看見皇帝的那一張臉,就接著向前。

鳳凰軍的人給她讓開位置。

張子瑜就在附近,他們母子就要團圓了。

張後在走出城門的時候,身體踉蹌了一下,她這是一直強撐著。

到了這時候,有些難受。

這一次的離開,注定是無法回頭。

她微微側身,想要回頭,卻又止住。

就在這時候,阿春走上前來,扶住張後,“娘娘,咱們終於走出來。”

張後眯眼看了一眼天空,天空是前所未有的藍,有多久她沒有看外面的世界?

這些年,她的眼睛老花得厲害。

這些年她一直是抄寫經文,難免遇到天氣不好的時候,依舊是寫,用眼過度。

“阿春,以後不要叫我娘娘,就叫我夫人。”張後說。

現在的大鴻朝已經是完蛋,還有什麽皇後。

從今天起,她就是一個平常的女人。

“好的夫人。”阿春說。

而一個鳳凰軍的女侍衛,一指某個地方,說:“元帥說,讓你們在驛館裏休息一下,那裏就是接你們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