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章(第2/3頁)

反正,一點點慢慢磨就是。

總有一天,長安侯府的人把這種所謂親情磨光。

“嗷,原來是這樣的。”唐嬤嬤一下明白。

長安侯府的人啥不知道。

根本就沒有想到侯府的名聲,已經在外面臭了。

余穎是早就有所打算,看了一下,感覺事態發酵得不錯,才讓船接著開,準備去京城。

反正她又不急著去京城。

再說雲雙、大寶也已經漸漸適應了船上的生活。

有了余穎的照顧,他們甚至可以慢慢在船上走動,甚至可以釣魚。

看到兩個小主人康復,楊家的奴仆一個個是很高興的。

但長安侯府的人,一個個都是不怎麽高興。

為什麽他們兩個不早點好起來?

可他們也不敢問什麽。

余穎並沒有在意,長安侯府的奴仆是怎麽想。

此刻的她在注意一件事,那就是好像有人在偷看他們。

這是怎麽一回事?

余穎想了一下,決定小心為上,

看看那些人想要做什麽?

反正她是有所準備,根本就不怕。

就等著事態的發展如何?

開船後,早就察覺的她,確定有人一直跟隨著。

說起來那艘船,要比她們坐的船要小巧些。

所以才能追得上。

因為運河上的船只不少,一般還真的看不出來自己的船被追蹤。

但余穎卻一直關注著。

她自我感覺,沒有什麽值得別人惦記著的東西。

難道是有別的吸引了注意力?

是楊大人的仇敵?

或者只是為了錢財?

有太多的可能性,一時間無法確定。

好在被發現,那些人就不在暗處。

那麽就好對付很多。

說起來,楊大人並沒有給孩子帶很多珍貴的東西,大都是些銀票。

余穎看後,感覺倒是很低調。

但對於去長安侯府的孩子來說,並不怎麽合適。

因為楊陵太不了解長安侯府的人。

說句不客氣的話,長安侯府的主人原本是土包子出身。

甄家一家人,原本就是邊城的兵戶。

他們在邊關已經好多代,一直是起起伏伏的。

直到第一代老侯爺,也就是大寶的外祖父那一代才興盛起來。

他機緣巧合救下遊歷邊關的皇室成員。

後來那位竟然當了皇帝。

於是甄家發達了。

皇帝在登基後,大力提拔他。

老侯爺從那之後,運氣還很好,就沒有輸過,屢立戰功,一點點晉升。

到了年過半百時,已經升到大將軍的位置。

到了這時候,皇帝一看,感覺甄家在邊關的聲譽太高,有種功高震主的感覺。

再加上與老侯爺聯姻的,也是一個武將之女。

這麽一算,北方邊城的將領們,不是甄家的故交,就是甄妻那邊的關系。

怎麽看,都感覺甄家在軍中勢力太大。

好在這個皇帝還不是那種昏君,沒有找個機會做掉長安侯。

而是冊封為侯爺。

封侯後,把他們一家人都弄到京城來。

皇帝另外派人去邊關,一點點取代甄家的勢力。

作為武將,長安侯更喜歡邊關的生活。

但他知道自己不聽話的下場。

雖然他看上去很粗,但也是有心眼的。

後來發現皇帝不可能把自己一家放走,就打算給自家轉型。

武將不但辛苦,而且危險。

就是立功再多,只要打一次敗仗,就有可能是全家被殺。

所以長安侯就想著,能不能讓自己的兒孫後代們都變成文官?

這麽一想,他回過頭才發現自己的大兒子,因為自己長期不怎麽在家的緣故,已經就被自己的親娘給養歪。

只喜歡吃喝玩樂,其他都是幹啥啥不成。

長安侯是很失望的。

但轉念一想,兒子要是一個紈絝的話,皇帝沒準更加放心。

也就沒有費心去管束什麽。

他就把希望寄托在二兒子身上。

這個兒子倒是喜歡念書,但就是一直考不中。

反倒是他後來得來的女兒,從小就是聰明伶俐,讀書什麽都好。

讓長安侯心裏感覺郁悶,為什麽這不是個兒子?

要是有這樣的兒子,何愁考不上進士?

可惜,才女並不可能當官。

長安侯就給自己女兒找了家好婆家。

甄氏就嫁到楊家。

在他看來,楊家是正統的書香門第,說不定以後能幫著自己的兒孫走上仕途。

長安侯在甄氏出嫁後不久,就去世。

因為做武將是很辛苦,身體裏有不少內傷,所以並不長壽。

長安侯府就是老侯夫人撐著。

在她看來,大兒子就是一個紈絝,根本就是撐不起整個侯府。

早年時節,大兒子一直和他的祖母更加親近,因為他是祖母一手帶大的。

婆媳之間,有著不少恩恩怨怨的。